《瀼西寒望》

时间: 2025-01-10 18:14:55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

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瀼西寒望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
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面上泛着微光,朝霞映照着辽阔的天空。时光流逝,让我频频感到惆怅,远方的景色愈发显得萧条。猿猴在树上挂着,似乎在观察周围;而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瞿唐的春天即将来临,我决定在瀼西定居。

注释:

  • 水色含群动:水面映照着群山的颜色,仿佛有生命的动感。
  • 朝光切太虚:晨光照耀下,天空似乎被切割得分外清晰。
  • 年侵频怅望:岁月悄然流逝,常常让我感到惆怅和失望。
  • 兴远一萧疏:对于远方的思念与追求,显得十分孤独和萧条。
  • 猿挂时相学:猿猴在树上悬挂,似乎在观察周围的情况。
  • 鸥行炯自如:海鸥飞翔时神态安然,显得从容不迫。
  • 瞿唐春欲至:瞿唐的春天即将到来。
  • 定卜瀼西居:决定在瀼西定居,意指寻找一种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作品以现实主义著称,常常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创作背景:

《瀼西寒望》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乱、民生困苦之时,诗人寄情于自然,表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瀼西寒望》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寄托诗人深厚情感的作品。全诗四句,字数不多,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描绘了水面与朝光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第三句通过猿猴与海鸥的形象,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猿猴的挂着与观察,象征着一种对世事的感知,而自由飞翔的海鸥则代表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最后一句则将视线从自然景象转向个人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瀼西定居的愿望,体现出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细腻而富有层次,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展现了杜甫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色含群动:描绘水面颜色与周围群山的映衬,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2. 朝光切太虚:晨光照耀下的天空显得无比清晰,如同被切割一般。
  3. 年侵频怅望:岁月的侵袭常常让我感到惆怅,思绪飘向远方。
  4. 兴远一萧疏:对未来的追求似乎显得十分孤寂,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5. 猿挂时相学:猿猴似乎在观察周围,暗示着对自然的关注。
  6. 鸥行炯自如:海鸥的自由飞翔,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
  7. 瞿唐春欲至:春天即将来临,给人以希望和期待。
  8. 定卜瀼西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地安居乐业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光切太虚”,将光线与空间的关系比喻成切割,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猿猴似乎在“相学”,赋予其人类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在动荡岁月中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表现出生命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色:象征着生命与活力,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朝光:象征希望与未来,寓意着光明的前景。
  • 猿猴:象征着观察与思考,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知。
  • 海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束,表达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色含群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生机
    • C. 孤独
  2. “猿挂时相学”中的“猿”象征了什么?

    • A. 自由
    • B. 观察
    • C. 期待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C. 对友情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瀼西寒望》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诗更显直白的情感,而杜甫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