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胡长民监元挽词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太学虀盐旧,中吴翰墨声。
关山题柱笔,风露读书檠。
夜雨绿荷破,孤坟丹桂生。
空将擅场手,往记玉楼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胡长民的怀念。诗中提到太学的旧事,强调了中吴地区书香气息的浓厚。关山上留下了题字的痕迹,风露中读书的情景依然在脑海中浮现。夜雨轻轻打破了绿荷,孤独的坟墓旁丹桂仍在生长。诗人感慨自己只会在此空留手迹,回想起当年在玉楼中的辉煌时光。
注释:
- 太学:指古代最高学府。
- 虀盐:古代用以形容学业的淡薄。
- 中吴:指江苏一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翰墨声:形容书香气息。
- 关山:象征艰难险阻。
- 年雨绿荷破:意指夜雨时节,绿荷被打湿。
- 孤坟:孤独的墓地。
- 丹桂:象征高洁的品德。
- 空将擅场手:感慨自己只能在此时空留遗迹。
典故解析:
“太学”“中吴”都是典型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孤坟丹桂”中的丹桂,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德和追求,反映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无丰,临安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其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胡长民去世后,范成大以此诗悼念他。胡长民生前与范成大交情深厚,诗中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胡长民的怀念之情。开篇提及“太学虀盐旧”,让人联想到旧时的学术氛围,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接着提到“中吴翰墨声”,则进一步强调了故友在文化上的成就与影响。
“关山题柱笔,风露读书檠。”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读书场景,关山是艰难的象征,暗示了求学路上的艰辛,而“风露”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与淡雅,丰富了诗的意境。夜雨中的“绿荷破”,意象鲜明,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暗示着对逝者的惋惜。
最后两句“空将擅场手,往记玉楼成。”则通过回忆往昔的辉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学的美感,也蕴含了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学虀盐旧:指旧时的学术氛围已经淡薄,表达对文化的怀念。
- 中吴翰墨声:中吴地区书香四溢,彰显了文化的传承。
- 关山题柱笔:在艰难的环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
- 风露读书檠:描绘了清风中读书的宁静场景。
- 夜雨绿荷破:夜雨中绿荷被击打,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 孤坟丹桂生:孤独的墓地旁丹桂生长,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空将擅场手:感慨自己只能在此留下痕迹。
- 往记玉楼成:回想起往昔的辉煌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使用,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如“孤坟丹桂”,用桂树来象征高洁的品德。
- 拟人:如“夜雨绿荷破”,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友谊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学:代表知识与文化。
- 虀盐:象征学业的淡薄。
- 关山:象征艰难困苦。
- 丹桂:象征高洁与追求。
- 绿荷: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学虀盐旧”中的“虀盐”是什么意思? A. 读书声
B. 学业的淡薄
C. 书法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孤坟丹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
B. 怀念
C. 忧愁
答案:B -
诗人对胡长民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怀念
C. 不屑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
以上是对《胡长民监元挽词》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