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枕易见寄》

时间: 2025-01-26 06:26:41

江海通元气,风云入浩歌。

行人犹未返,芳草欲如何。

沙晚閒凫雁,山春秀薜萝。

淮南赋招隐,悽恻感情多。

意思解释

赵王枕易见寄

作者: 谢榛〔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海通元气,风云入浩歌。
行人犹未返,芳草欲如何。
沙晚閒凫雁,山春秀薜萝。
淮南赋招隐,悽恻感情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海的气息与风云的变化,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感悟。行人还未归来,芳草又将何去何从?黄昏时分沙滩上悠闲的野鸭和大雁,春天的山中秀丽的薜萝相映成趣。诗人感叹淮南的隐居生活,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感情的波动。


注释:

  • 江海: 泛指大江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和自然的力量。
  • 元气: 指自然的生命力量,寓意生机勃勃。
  • 芳草: 形容草木繁盛,常用来表现生机与希望。
  • 凫雁: 指野鸭和大雁,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薜萝: 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淮南”是指古代的淮南王刘安,他因隐居而出名,诗人借此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约1560-1620),明代诗人,字子修,号草窗,晚号白云山人,擅长诗歌,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谢榛隐居于乡村、远离繁华生活之际,表达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赵王枕易见寄》是一首意境幽远、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江海通元气,风云入浩歌”引入,生动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接下来的“行人犹未返,芳草欲如何”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沙晚閒凫雁”描绘了黄昏时分宁静的自然场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似乎在传达着一种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最后“淮南赋招隐,悽恻感情多”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渴望。

全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思考。整体构思精巧,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谢榛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海通元气: 江河大海流动着自然的气息,象征着生机。
  2. 风云入浩歌: 风云的变幻融入了浩大的歌声,显示出自然的壮丽。
  3. 行人犹未返: 远行的朋友仍未归来,体现了思念的情感。
  4. 芳草欲如何: 生命的草木又将何去何从,暗示人生的无常。
  5. 沙晚閒凫雁: 黄昏沙滩上悠闲的野鸭和大雁,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6. 山春秀薜萝: 春天的山中,薜萝花开,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7. 淮南赋招隐: 提到淮南的隐士,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8. 悽恻感情多: 充满了悲切和感伤的情感,反映了内心的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海通元气”将江海比作生命的源泉。
  • 对仗: 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海: 象征广阔和包容。
  • 芳草: 生命的象征,代表希望。
  • 凫雁: 象征自由与洒脱。
  • 薜萝: 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海”象征了什么?

    • A. 狭窄的空间
    • B. 广阔的天地
    • C. 人生的烦恼
    • D. 友谊的深厚
  2. 诗中“行人犹未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高兴
    • C. 忧伤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谢榛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