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兄游桃花灵云寺元韵》
时间: 2025-01-26 06:0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声钟动下遥岑,
知是桃花古寺林。
溪水消馀半篙浅,
春云浓起一峰深。
茶烹雀舌留新味,
树拥龙鳞接晚阴。
为问游人诗思好,
清吟可有出尘心。
白话文翻译:
几声钟声从遥远的山岑传来,
我知道这是桃花古寺的钟声。
溪水渐渐消退,水面半尺多深,
春天的云彩浓厚,笼罩着一座高峰。
泡茶时用雀舌茶叶,留住了新鲜的滋味,
树木环绕着龙鳞,迎接着傍晚的阴影。
我想问游人,诗的灵感如何?
清韵的吟唱,可曾超脱尘世的纷扰?
注释:
- 遥岑:指远处的山峰。
- 桃花古寺:桃花寺是古代著名的寺庙,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
- 溪水消馀:溪水逐渐减少,流淌得很浅。
- 雀舌:一种茶叶,因其形状类似雀的舌头而得名,品质上乘。
- 龙鳞:比喻树木的形态,如同龙的鳞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淑生,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桃花灵云寺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人文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桃花灵云寺的深厚情感。从开篇的钟声引入,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溪水的流动、茶的香味与树的阴影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通过对游人的提问,进一步引发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体现了“出尘心”的追求。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对文人雅士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在繁华与喧嚣中保持清净心灵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声钟动下遥岑:远处的山顶传来几声钟声,暗示着古寺的存在。
- 知是桃花古寺林:作者通过声音感知古寺的位置,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溪水消馀半篙浅:溪水逐渐减少,流浅的情景表现了春水的柔和与温暖。
- 春云浓起一峰深:春天的云彩在高峰上凝聚,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 茶烹雀舌留新味:品茶时使用优质的雀舌茶,表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树拥龙鳞接晚阴:树木如龙鳞般环绕,傍晚的阴影增添了神秘感。
- 为问游人诗思好:作者与游人交流,探讨诗歌的灵感。
- 清吟可有出尘心:提问游人是否有超脱尘世的心境,呼唤更高的精神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拥龙鳞”,将树木比作龙的鳞片,形象生动。
- 对仗:如“茶烹雀舌,树拥龙鳞”,工整对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世的变迁。
- 桃花: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春云:传达出自然的温柔与宁静。
- 茶:体现出生活的雅致与品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花古寺”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战争的痛苦
C. 冬天的寒冷
D. 城市的繁华 -
“雀舌”在诗中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生活的琐碎
C. 一种优质的茶叶
D. 自然的和谐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C. 对游人的批评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展现宁静的山居生活。
- 杜甫《望岳》:展现壮丽山河,表达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激昂,而钱淑生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