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五》
时间: 2025-01-11 01:3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风其五
李白 〔唐代〕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太白星(即金星)高悬在苍穹,星辰排列如森林。离天际有三百里,仿佛与人世隔绝。中间有位绿发的老人,披着云彩,卧在松雪之间。他既不笑也不说话,静静地栖息在岩穴里。我有幸遇见了这位真人,长跪向他请教修炼的秘诀。他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传授给我炼药的道理。铭记在心的言语,犹如电光般闪烁,仰望他已不可及。五种情感在我心中燃烧,我决定去寻求丹砂,永远与世人告别。
注释:
- 太白:指金星,古代文人多以其为象征。
- 苍苍:形容颜色苍白、清冷。
- 绿发翁:传说中的隐士,象征长生不老。
- 披云卧松雪:形象地描绘出隐者的生活环境,意指与自然的和谐。
- 冥栖:隐居于阴暗处,形容隐者的生活状态。
- 宝诀:珍贵的修炼法门。
- 丹砂:指炼丹术中的一种药材,象征不朽之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个性鲜明、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内容广泛,涉及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时,作者逃避现实,向往隐居与长生,表现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白的《古风其五》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描绘太白星和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寻求长生不老的向往。在诗的开头,李白以“太白何苍苍”引入,为整首诗营造了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星辰上森列”的场景,传达了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中间的“绿发翁”形象则是隐者的化身,代表了追求真理和长生的理想,隐者的沉默和静谧给人以深思。李白在遇见这位真人后,长跪请教,表现出对修炼真理的渴望和尊重。最后,诗人决心“营丹砂”,象征着他愿意追求不朽,最终与世人告别的决心,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李白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太白何苍苍”:以太白星引入,描绘其孤独高悬的状态。
- “星辰上森列”:形象地展现星辰的浩瀚,如同森林般密集。
- “去天三百里”:表达与天的距离,突出其渺小与孤独。
- “邈尔与世绝”:强调与世俗生活的隔离。
- “中有绿发翁”:引出隐者的形象,象征智慧与长生。
- “披云卧松雪”:描绘隐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与自然的融合。
- “不笑亦不语”:体现隐者的沉静与深邃。
- “冥栖在岩穴”:隐者的栖息地,暗示隐居的生活。
- “我来逢真人”:诗人自述,表明遇见隐者的机缘。
- “长跪问宝诀”:表现对修炼的虔诚态度。
- “粲然启玉齿”:隐者的微笑与启示,象征智慧的传授。
- “授以炼药说”:传授炼丹的道理,寓意追求长生。
- “铭骨传其语”:意指言语铭记于心,深远影响。
- “竦身已电灭”:形容隐者的高不可攀。
- “仰望不可及”:表达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 “苍然五情热”:情感的炽热,表现内心的追求。
- “吾将营丹砂”:决心去追求不朽之道。
- “永与世人别”:最终选择与世俗决裂,追求理想。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星辰上森列”)、拟人(如“不笑亦不语”)、对仗(如“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渴望,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太白星:象征高洁与孤独,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绿发翁:隐者的象征,代表智慧与长生。
- 松雪:自然的意象,象征恬淡与超脱。
- 丹砂:象征不朽与永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白”指的是哪个星星?
A. 木星
B. 金星
C. 土星
D. 水星 -
诗中“绿发翁”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智慧与长生
C. 财富
D. 爱情 -
诗中提到的“丹砂”代表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长生不老的药
C. 戏剧
D.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将进酒》:展现李白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田园生活,二者均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