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白话文翻译:
小船在寒冷的水面上荡漾,暂时让游客的心情变得清爽。 天空与秋天的阴云相合,江水与野外的景色连成一片。 巨大的波浪在赤壁回旋,苍茫的原野环绕着孤城。 更加让人想起孙权的战斗,迎风激发起豪壮的情感。
注释:
- 扁舟:小船。
- 漾:荡漾,指水面波动。
- 寒水:寒冷的水。
- 客心:游客的心情。
- 秋阴:秋天的阴云。
- 洪波:巨大的波浪。
- 赤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
- 苍野:苍茫的原野。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孙郎:指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
- 临风:迎风。
- 壮情:豪壮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击败曹操,诗中提及赤壁,可能是为了唤起对历史英雄的记忆和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江河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季,作者乘船游览江河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联想,表达了对壮志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江景为背景,通过“扁舟漾寒水”和“天与秋阴合”等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景图。诗中的“洪波回赤壁”和“苍野带孤城”则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读者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以及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最后两句“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的向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 小船在寒冷的水面上荡漾,暂时让游客的心情变得清爽。
- 用“扁舟”和“寒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使“客心”得以“清”。
-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 天空与秋天的阴云相合,江水与野外的景色连成一片。
- “天与秋阴合”描绘了秋天的阴沉天气,“江连野色平”则展现了江景的广阔和平静。
-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 巨大的波浪在赤壁回旋,苍茫的原野环绕着孤城。
- “洪波回赤壁”引入了历史的地标,“苍野带孤城”则增加了诗的孤寂感。
-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 更加让人想起孙权的战斗,迎风激发起豪壮的情感。
- “更想孙郎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临风动壮情”则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修辞手法:
- 比喻:“扁舟漾寒水”中的“漾”字,比喻船在水面上轻轻荡漾。
- 拟人:“天与秋阴合”中的“合”字,拟人化地描述了天空与秋阴的相融。
- 对仗:“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中的“洪波”与“苍野”,“回”与“带”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江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壮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小船,象征着旅行和探索。
- 寒水:寒冷的水,营造出清冷和宁静的氛围。
- 秋阴:秋天的阴云,增加了诗的忧郁感。
- 洪波:巨大的波浪,象征着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 赤壁:历史地标,唤起对英雄的记忆。
- 苍野:苍茫的原野,增加了诗的孤寂感。
- 孤城:孤立的城池,象征着孤独和坚守。
- 孙郎:历史英雄,激发豪情壮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赤壁”是指哪个历史事件的地点?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坂坡之战 D. 夷陵之战
-
诗中的“孙郎”指的是谁? A. 孙策 B. 孙权 C. 孙坚 D. 孙皓
-
诗中的“扁舟漾寒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郁 B. 豪壮 C. 清爽 D. 孤独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描绘赤壁,苏轼的这首词更加豪放,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壮志的抒发。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泛江偶成》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作品都涉及赤壁,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赤壁之战史料集》:详细介绍了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史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