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

时间: 2025-01-27 03:14:36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轲 张耒 〔宋代〕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白话文翻译:

燕国的太子丹计谋用尽,向田生请教,易水边上悲壮的歌声伴随着壮士的出行。 唉,你虽有心,却因笨拙而苦,最终两人都死去,一事无成。

注释:

  • 燕丹:指燕国的太子丹,他曾策划刺杀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
  • 田生:可能是指田光,燕国的智者,曾为太子丹出谋划策。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荆轲在此告别燕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 悲歌:指荆轲在易水边上的告别歌,表达了他的悲壮心情。
  • 壮士行:指荆轲的行动,即刺杀秦王的计划。
  • 苦拙:指行动的笨拙和不成功。
  • 区区两死:指荆轲和太子丹最终都死去。
  • 一无成:指他们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同情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诗人通过对历史英雄荆轲的回顾,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的简洁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同情和感慨。诗中“易水悲歌壮士行”一句,既描绘了荆轲告别时的悲壮场景,也暗示了他的决心和牺牲。后两句“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则表达了对荆轲和太子丹命运的无奈和哀叹,强调了他们的努力虽有心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引发读者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燕丹计尽问田生”,点明了太子丹在计谋用尽时向田生求助的情景,暗示了太子丹的困境和田生的智慧。
  • 第二句“易水悲歌壮士行”,描绘了荆轲在易水边上的告别场景,悲歌壮行,凸显了荆轲的悲壮和决心。
  • 第三句“嗟尔有心虽苦拙”,表达了对荆轲虽有心却因笨拙而苦的同情。
  • 第四句“区区两死一无成”,总结了荆轲和太子丹的悲剧结局,强调了他们的努力最终未能成功。

修辞手法:

  • 比喻:“易水悲歌”比喻荆轲的悲壮心情和决心。
  • 对仗:“燕丹计尽”与“区区两死”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同情和感慨,强调了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和悲剧。

意象分析:

  • 易水:象征着荆轲的悲壮和决心,也象征着他的牺牲和未竟的使命。
  • 悲歌:象征着荆轲的悲壮心情和告别时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燕丹”指的是谁? A. 燕国的太子丹 B. 燕国的田生 C. 荆轲 D. 秦王政

  2. “易水悲歌壮士行”中的“易水”位于哪里? A. 河北省 B. 山东省 C. 河南省 D. 陕西省

  3. 诗中的“田生”可能是指谁? A. 田光 B. 田忌 C. 田单 D. 田文

  4. 诗中的“区区两死一无成”指的是谁? A. 荆轲和田生 B. 荆轲和太子丹 C. 太子丹和田生 D. 荆轲和秦王政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易水送别》(骆宾王):同样描写了荆轲在易水边上的告别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悲壮。
  • 《荆轲刺秦王》(司马迁《史记》):详细记载了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提供了更丰富的背景信息。

诗词对比:

  • 《荆轲》与《易水送别》:两者都描写了荆轲的悲壮和决心,但《荆轲》更侧重于对英雄命运的感慨,而《易水送别》则更侧重于对英雄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史记》(司马迁):详细记载了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
  • 《宋诗选》:收录了张耒的诗歌,提供了更多关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