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

时间: 2025-01-22 03:52:32

红蓼千堤挺蕊,苍梧一叶辞柯。

夜阑清露泻银河。

洗出芙蓉半朵。

解带初开粉面,绕梁还听珠歌。

心期端的在秋波。

想得今宵只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
作者:史浩

红蓼千堤挺蕊,苍梧一叶辞柯。
夜阑清露泻银河,洗出芙蓉半朵。
解带初开粉面,绕梁还听珠歌。
心期端的在秋波,想得今宵只我。

白话文翻译:

在千堤的红蓼花中挺立着花蕊,苍梧山的一片叶子似乎在告别树枝。夜深时分,清露倾泻如银河,洗涤出一朵半开的芙蓉花。轻解衣带,初露粉面,耳边仍回响着珠歌。心中的期盼正如秋水般清澈,只是今晚唯有我一人独自思念。

注释:

  • 红蓼: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常用来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苍梧:指苍梧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 银河:在这里指夜空中的星河,象征着清澈和宁静。
  • 芙蓉:即荷花,常象征高洁、美丽。
  • 珠歌:形容歌声如珍珠般清脆悦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银河”与“芙蓉”,均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解带和珠歌的描绘则透露出人间情感的细腻与柔美,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宗俭,号惟叟,北宋时期的词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词风细腻、婉约,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清幽的夜晚,诗人或在某个场合即兴作答,抒发对秋夜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开头的“红蓼千堤挺蕊”,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随后通过“苍梧一叶辞柯”的比喻,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告别的情感。夜晚的清露如银河倾泻而下,恰似诗人内心的思绪,洗净心灵的烦恼,显得格外清新。

中段“解带初开粉面,绕梁还听珠歌”,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羞涩与优雅,诗人对美的欣赏与向往跃然纸上。结尾“心期端的在秋波,想得今宵只我”更是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在向自然倾诉,也在向内心深处的情感呼喊,表达了对独处时光的珍视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蓼千堤挺蕊:描绘出水边红蓼的生动景象,表现了自然的活力。
  • 苍梧一叶辞柯:暗示离别与孤独,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夜阑清露泻银河: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
  • 洗出芙蓉半朵:象征着纯洁与美丽,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 解带初开粉面:描绘女子的娇羞,展现出诗人对美的赞美。
  • 绕梁还听珠歌:表现音乐之美,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 心期端的在秋波: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 想得今宵只我:体现孤独的思念,浓缩了整首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生动起来。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情感的思索,表达了对孤独的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 红蓼:象征自然美、生命的活力。
  • 银河:象征宁静、清澈的心境。
  • 芙蓉:象征纯洁与高雅的情感。
  • 珠歌: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蓼千堤挺蕊”中的“红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颜色

  2.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着什么?
    A. 繁忙与喧嚣
    B. 宁静与清澈
    C. 冷漠与孤独

  3. “心期端的在秋波”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思念与期望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苏轼《水调歌头》: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了对夜景的抒怀和对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史浩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