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九》

时间: 2025-01-22 22:22:05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

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

此等何须脱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九
作者: 张伯端 〔宋代〕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
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鱼儿和兔子若能重新回到手中,自然会忘记捕捉它们的工具。渡过河流的筏子就像通往天庭的阶梯,到了彼岸的一切都将被抛弃。没有领悟的人需要依赖语言来表达,然而对于已经领悟的人来说,语言所说的都不再重要。尽管这四句话似乎属于无为,但这些又何必去追求脱离呢?

注释

  • 筌蹄:筌是捕鱼的工具,蹄是捕兔的工具,合起来指代捕捉的工具。
  • 渡河筏子:指的是渡河的工具,这里比喻通往更高境界的阶梯。
  • 天梯:借用宗教或神话中的意象,象征通向更高境界的道路。
  • 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概念,强调无所作为,自然无为而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道家哲学,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与哲理结合,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反思人生和价值观时所作,反映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前两句以鱼兔入手来象征世俗的欲望与执念,表明一旦获得这些,反而会忘记追求它们的工具。这是一种对物质欲望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句子将视角转向精神层面,提到“渡河筏子”与“天梯”,在这里,诗人通过形象的意象表达了通往更高精神境界的过程。达到彼岸的所有东西都将被遗弃,这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放下,更是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诗中提到“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展现出在不同认知阶段下语言的局限性。对于没有领悟的人来说,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工具;而对于已经领悟的人,语言则显得多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强调了“无为”的思想,鼓励人们超越表象,追寻内心的真正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意指当获得了鱼与兔子后,自然会忘记那些捕捉它们的工具,反映欲望实现后的一种解脱。
  2. 渡河筏子上天梯:比喻通向更高境界的道路,强调人生的跨越与转变。
  3. 到彼悉皆遗弃:表明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后,过去的执念与物质皆被抛弃。
  4.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表达了对领悟与无知的区别,强调语言在传达真理时的局限性。
  5. 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总结全诗,指出对于无为的理解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脱离。

修辞手法

  • 比喻:鱼兔与筌蹄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欲望与放下之间的关系。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思想的深度。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道理,鼓励人们在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兔:象征着世俗的欲望。
  • 筌蹄:象征着追求欲望的工具。
  • 渡河筏子:象征通往更高境界的工具。
  • 天梯:象征着通向精神世界的道路。

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鱼兔若还入手”中的“鱼兔”象征什么? A. 物质欲望
    B. 内心宁静
    C. 生命的意义

  2. 诗中提到的“天梯”是指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精神的升华
    C. 生命的旅程

  3.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表达了什么? A. 语言的绝对性
    B. 领悟与无知的区别
    C. 追求物质的必要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越。

诗词对比

  • 张伯端的《西江月 其九》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无为而治的哲学,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道家哲学与文学》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