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5-04-27 22:44:00

洪水神皋告退,西方热浪逞雄。

绛云如火压长空。

强迫众生入瓮。

铁轨委蛇肠断,铜仙狼狈折肱。

命该绝白叟黄童。

搔首问天不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洪水神皋告退,西方热浪逞雄。
绛云如火压长空。强迫众生入瓮。
铁轨委蛇肠断,铜仙狼狈折肱。
命该绝白叟黄童。搔首问天不懂。

白话文翻译:

洪水过后,神皋山也终于退去,西方的热浪肆意张扬。
绛色的云如火焰般压迫着长空,强迫众生陷入困境。
铁轨弯曲如蛇,令人心痛不已,铜仙(比喻铁路)也狼狈不堪。
命运注定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和黄头小孩的遭遇,
他们无奈地仰天而问,究竟是为什么。

注释:

  • 洪水神皋:神皋山,传说中的神仙之地,象征自然的力量。
  • 绛云:深红色的云,形容天空的压迫感。
  • 入瓮:比喻困入险境或遭受灾难。
  • 铁轨委蛇:形容铁路的曲折,暗喻社会的扭曲。
  • 铜仙:指铁路的象征,暗示交通运输的困境。
  • 白叟黄童:形容无辜的老人与小孩,强调命运的不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季高,现代诗人,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诗人以洪水和热浪为引子,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感慨的现代诗,与传统的古诗形式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洪水神皋告退”描绘了一幅自然灾害后的景象,紧接着“西方热浪逞雄”则引出了人类面临的挑战,强烈的气候变化使得人们生活在恐惧与无奈之中。绛云如火压长空,突显了自然的威力,而“强迫众生入瓮”则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后半部分通过描写“铁轨委蛇肠断,铜仙狼狈折肱”,表达了交通与生活的困境,象征着现代社会的种种不易。最后一句“搔首问天不懂”,既表现了人们对命运的疑惑,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无奈,感慨命运的不公。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自然灾害与人类困境紧密相连,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受到深沉的社会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洪水神皋告退”:洪水退去,象征灾难的结束。
    • “西方热浪逞雄”:西方的热浪肆意张扬,暗示环境的恶劣。
    • “绛云如火压长空”:红色的云彩像火焰一样压在天空,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压迫感。
    • “强迫众生入瓮”:众生面临困境,反映无辜者的悲惨命运。
    • “铁轨委蛇肠断”:铁路弯曲扭曲,象征社会的混乱。
    • “铜仙狼狈折肱”:形象地描绘了交通运输的困境。
    • “命该绝白叟黄童”:命运注定的悲惨遭遇。
    • “搔首问天不懂”:无奈的疑问,反映对命运的无力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绛云如火”,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命运结合,提升情感的深度。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公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意象分析:

  • 洪水:象征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
  • 西方热浪:代表现代社会面临的气候危机。
  • 铁轨:象征现代化的交通与生活的困境。
  • 白叟黄童:象征无辜者在命运面前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洪水神皋告退”意指:

    • A. 洪水退去
    • B. 洪水来临
    • C. 洪水泛滥
    • D. 洪水无情
  2. “铁轨委蛇肠断”中的“委蛇”意为:

    • A. 曲折
    • B. 直行
    • C. 笔直
    • D. 无所谓
  3. 诗中“搔首问天”表达了:

    • A. 对于命运的疑惑
    • B. 对于未来的希望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冯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们的苦难,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冯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不同的处世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现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