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彦昭九日湖园会饮》

时间: 2025-01-27 03:27:05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

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

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

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王彦昭九日湖园会饮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 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 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 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老朋友怜悯我孤独寂寞,在重阳节这天一起登高望远。 作为旅人行走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山河的秋色已经深沉。 在狂放之中能够尽情地醉酒起舞,兴致消退后独自悲凉地吟唱。 不要责怪这景象太过凄凉,过多的忧愁损害了壮志雄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人:老朋友。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登临:登高望远。
  • 天地客:指旅人,行走于天地之间的人。
  • 山河:指自然景观。
  • 狂来:在狂放之中。
  • 醉舞:醉酒起舞。
  • 兴罢:兴致消退。
  • 悲吟:悲凉地吟唱。
  • 凄凉甚:非常凄凉。
  • 多忧:过多的忧愁。
  • 损壮心:损害了壮志雄心。

典故解析:

  • 九日共登临: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源自《续齐谐记》中桓景避灾的故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重阳节与友人王彦昭共饮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慨。诗中“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描绘了旅人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感和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增强了诗歌的凄凉氛围。后两句“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在狂放中寻求短暂的快乐,但兴致消退后又陷入深深的悲哀。结尾的“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过多忧愁而损害了壮志的无奈和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开头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友人对诗人的关心和重阳节的共同活动。
  2. “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通过“天地客”和“山河秋”的意象,描绘了旅人的孤独和深秋的萧瑟。
  3. “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起伏。
  4. “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损害了壮志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意象:“天地客”、“山河秋”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凄凉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慨,表达了因忧愁而损害壮志的无奈和悲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地客:象征旅人的孤独和行走于天地间的广阔。
  • 山河秋:象征深秋的萧瑟和自然景观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2. 诗中“天地客行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平静 D. 愤怒

  3. 诗的结尾“多忧损壮心”表达了什么? A. 忧愁损害了壮志 B. 忧愁增强了壮志 C. 忧愁无关壮志 D. 忧愁消除了壮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重阳节的思念之情。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活动抒发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次韵和王彦昭九日湖园会饮》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通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抒发情感,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忧愁,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