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水仙》
时间: 2025-04-27 17:1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水仙
作者: 钱登选 〔清代〕
诗书亦自有声香,对尔芳情觉韵长。
以素示人还尚白,其中正色更流黄。
勿言萧艾修容好,举似灵芝随地良。
独夜挑灯深照影,非仙非俗也清狂。
白话文翻译:
诗书也有它的声音和芳香,面对你的芳香情感,觉得韵味悠长。
以洁白的姿态示人,仍然是那样的纯洁,其中真正的色彩却更显黄色。
不要说萧艾的修容好,简直像灵芝那样随处可见的美好。
独自在夜里挑灯深照自己的影子,既非仙人也非世俗,显得格外清狂。
注释:
字词注释:
- 声香:指诗书的韵味和芬芳。
- 芳情:指花香和情感的芬芳。
- 素:指洁白的颜色。
- 流黄:指流露出黄色的色彩。
- 萧艾:指一种植物,常用作修饰的比喻。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象征长寿和美好。
典故解析:
- 水仙:古代文人常用水仙花来比喻高洁的品性。
- 灵芝:在中国文化中,灵芝常被视为仙草,有长生不老之意,象征着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登选,清代诗人,字君绶,号岑松,浙江人。其诗作以清丽见长,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写花鸟与山水,常蕴含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和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水仙》是一首通过描绘水仙花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钱登选以水仙的清白和芬芳,象征着高洁和雅致的品德。在开头两句中,诗人与水仙花的关系体现了情感的深厚,诗书不仅有声韵,更有香气,暗示着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水仙色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纯洁与真实的追求。尤其是“勿言萧艾修容好,举似灵芝随地良”,更是将水仙与世俗的美好进行对比,突显出水仙的独特与珍贵。
最后的“独夜挑灯深照影,非仙非俗也清狂”,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界的反思,既不属于仙人也不拘泥于世俗,表现出一种洒脱和狂放的个性,显示了诗人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切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书亦自有声香:诗书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其独特的韵味和芬芳。
- 对尔芳情觉韵长:面对你的芳香情感,感受到那种悠长的韵味。
- 以素示人还尚白:以洁白的姿态示人,仍然显得纯洁。
- 其中正色更流黄:其中真正的色彩却更显黄色,暗示水仙的内涵。
- 勿言萧艾修容好:不要说萧艾的修容好,暗示世俗的美。
- 举似灵芝随地良:像灵芝一样的美好,随处可见,强调水仙的珍贵。
- 独夜挑灯深照影:独自在夜里挑灯照自己的影子,表现孤独与自省。
- 非仙非俗也清狂:既非仙人也非世俗,显得格外清狂,表达个体的独立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比作诗书,强调其文化内涵。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水仙象征高洁品德,灵芝象征长寿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赞美水仙花的高洁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纯真、真实与自然之美的向往,反映出文人在繁华世俗中的独立与清高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象征高洁、纯净的精神和品德。
- 灵芝:象征长寿和良好的品德,代表超凡脱俗。
- 灯影:象征孤独与自省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仙”象征什么?
A. 世俗之美
B. 高洁之品
C. 浪漫爱情
D. 自然景色 -
“独夜挑灯深照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反思
C. 自豪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灵芝”象征什么?
A. 长寿与超凡
B. 现实与世俗
C. 贫穷与困苦
D. 自然与和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仙子·夜雨寄北》:李清照的词作,通过描写雨夜的情感与水仙的意象相似。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诗作,也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咏水仙》与《梅花》:两首诗都描绘了花卉,水仙象征高洁,梅花则象征坚韧,反映出文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水仙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