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大历十三年吏部试)》

时间: 2025-01-10 18:49:36

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

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

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

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
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
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
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白话文翻译:

在这新年之际,来自各国的使者齐聚,千年来朝见圣君。
皇帝的辇车迎接着仙仗出巡,扇子里散发着香气。
我俯首观看朝廷的容颜,早晨的曙光已经显现。
在冕旒(即皇帝的冕冠)展开的地方,钟声和磬声恰如其分地响起。
影子在朝阳下摇曳,花朵簇拥如同庆祝的云彩。
蒲葵树又怎能相比,只能隔着炎热的气氛而已。

注释:

  • 万国:指来自各个国家的使者。
  • :朝见,前来拜见。
  • :皇帝的车。
  • 仙仗: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
  • 冕旒:皇帝的冕冠。
  • 钟磬:乐器,钟与磬合奏。
  • 影动承朝日:影子在朝阳的照耀下摇动。
  • 蒲葵:一种植物,象征着阴凉。

典故解析:

  • “万国来朝”:这个典故强调了皇帝的威望和统治的广泛,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有来自各国的使者朝见皇帝的情景。
  • “冕旒”:象征着皇权与威严,常出现在描述皇帝的场景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莒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大历年间。他的作品多描写朝廷生活及节日庆典,展现出对国家繁荣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十三年,正值唐朝的盛世。诗人在新年之际,描绘了朝廷的盛大场面,反映了对国家繁荣与和谐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年朝仪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和对皇权的尊崇。开篇的“万国来朝岁”与“千年觐圣君”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朝廷的威严和国家的富强。诗中通过“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帝出行的盛况,仿佛将读者带入那庄严的瞬间。

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氛围,借“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突出了早晨的光辉与朝廷的庄重,象征着国家的未来一片光明。而“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欢愉和庆祝的气氛。整首诗在形式上规整,意象丰富,营造出一种喜庆而和谐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国来朝岁:各国使者齐聚,象征着国家的强盛。
  2. 千年觐圣君:表达了对皇帝的尊重和朝廷的悠久历史。
  3. 辇迎仙仗出:描绘了皇帝出巡时的场景。
  4. 扇匝御香焚:描绘了仪式中的香气,增加了氛围的庄重感。
  5. 俯对朝容近:诗人近距离观察皇帝,感受到威严。
  6. 先知曙色分:暗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充满希望。
  7. 冕旒开处见:显示了皇帝的尊贵身份。
  8. 钟磬合时闻:音乐的和谐,象征着国泰民安。
  9. 影动承朝日:影子在阳光下摇曳,增添了动态感。
  10. 花攒似庆云:花朵如同庆祝的云彩,象征着喜庆。
  11. 蒲葵那可比:蒲葵虽美,却无法与盛况相比,暗含对皇权的崇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庆祝的云彩,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强化了诗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赞美和对皇权的崇敬,展现了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国:象征着国家的强大。
  • 圣君:体现了皇帝的威严。
  • 仙仗:代表着神圣和荣耀。
  • 朝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象征着繁荣与喜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国来朝岁”意味着什么?

    • A. 国家衰落
    • B. 国家强盛
    • C. 天下大乱
  2. “影动承朝日”中的“影”指代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人们的心情
    • C. 皇帝的权威
  3. 诗中的“蒲葵”表达了什么?

    • A. 美丽
    • B. 自然
    • C. 隔绝的局限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莒的作品都描绘了盛世的场景,但王之涣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张莒则更突出皇权和仪式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