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

时间: 2025-01-10 23:01:45

玉关消息到长安,处处砧声捣夜阑。

想得月残哀响断,一灯清泪剪刀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砧
——郦权 〔金朝〕
玉关消息到长安,
处处砧声捣夜阑。
想得月残哀响断,
一灯清泪剪刀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长安传来从玉关传来的消息,夜间到处都能听到砧声,仿佛在捣打着什么。想到月亮已经残缺,凄凉的声音也变得断断续续,独自一人在灯下,泪水清冷,如同剪刀般寒冷。

注释:

  • 玉关:古代边关名,象征着离别和战乱。
  • 砧声:指的是夜晚捣衣服的声音,暗示着人们的思念和辛苦。
  • 夜阑:夜深,表示时间的推移和孤独的氛围。
  • 月残:指月亮缺损,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 清泪:形容泪水的清澈和悲伤。
  • 剪刀寒:比喻感情的冷淡和内心的孤寂。

典故解析:

“玉关”常与战争、征途相关联,代表着离别和思乡之情,尤其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对“砧声”的描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思念的气氛,与月亮的残缺相呼应,构成了一种凄清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郦权,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他的作品常融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可能与战争和离别有关。从玉关传来的消息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伤,夜晚的砧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苦楚与思念,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闻砧》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切感受。开篇的“玉关消息到长安”把背景设在边关,暗示着战争和离别的主题。紧接着的“处处砧声捣夜阑”,砧声与夜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深夜的寂静和人们的辛劳。

接下来,诗人通过“想得月残哀响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月亮的残缺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令人心生哀伤。而最后一句“一灯清泪剪刀寒”,则将个人的悲伤推向了极致,清泪与寒冷的剪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音韵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关消息到长安:长安收到从玉关传来的消息,暗示着战乱和离别。
  2. 处处砧声捣夜阑:夜深人静时,处处响起砧声,体现出人们在思念中忙碌。
  3. 想得月残哀响断:想到月亮的残缺,感到哀伤的声音断断续续,象征着悲痛与孤独。
  4. 一灯清泪剪刀寒:在孤灯下流泪,泪水如同寒冷的剪刀,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剪刀”,形象地表达了悲伤的锋利与痛楚。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玉关”、“砧声”、“月残”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哀伤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脆弱和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关:象征着离别、战乱和思念。
  • 砧声:代表人们的辛劳与思念,营造出夜晚的沉静。
  • 月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失去。
  • 清泪:表达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 剪刀寒:形容孤独的感觉和内心的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关”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乡
    B. 繁华与安宁
    C. 战争与胜利

  2. 诗人感受到的砧声是在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下午
    C. 夜晚

  3. “一灯清泪剪刀寒”中的“剪刀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绝望
    C. 忧伤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望月怀远》——张九龄

诗词对比:

可以将《闻砧》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而《闻砧》则在战争背景下更加强调了个体的悲伤和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古诗词名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