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明府画冯隐士像》

时间: 2025-01-10 18:21:22

能诗能画唐明府,置子清泉白石间。

秋色半林黄叶老,野心一片白云闲。

王维自爱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

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能诗能画唐明府,置子清泉白石间。
秋色半林黄叶老,野心一片白云闲。
王维自爱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
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唐明府,他既能作诗又能画画,像是被安置在清泉和白石之间的隐士。秋天的景色半林间,黄叶已经老去,心中流露出一片淡泊的心境,仿佛在白云间闲适自得。王维爱好在湖边游荡,李渤则隐居在少室山中。几处山水之地,何必醉酒而归?只愿那扁舟留在月光之中悠悠归去。

注释:

  • 唐明府:指的是唐代的明府,可能是某位著名的隐士画家。
  • 清泉白石: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象征着清净和高洁的环境。
  • 秋色:形容秋天的景色,常常带有凋零的意味。
  • 野心:此处指的是一种闲适和不受拘束的心态。
  • 王维、李渤: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诗人,王维是以山水诗著称,李渤则以隐士生活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以宁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常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精神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明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崇敬。唐明府不仅是一位能诗能画的才子,更是生活在清泉白石之间的高洁隐士,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秋色半林黄叶老”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凋零的秋景,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野心一片白云闲”则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白云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接下来提到的王维和李渤,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人借此引入,强化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最后两句“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则传达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人不愿沉醉于酒色,而是希望在宁静的月光中,随扁舟而归,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诗能画唐明府:描写唐明府的才华横溢,诗画双全。
  2. 置子清泉白石间:描绘其隐居的环境,象征清净和高尚。
  3. 秋色半林黄叶老:秋天的景色,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4. 野心一片白云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 王维自爱欹湖道:提到王维,显示隐士文化的延续。
  6. 李渤元居少室山:引入李渤,进一步强调隐士的生活。
  7. 几处溪山莫归醉:诗人不愿沉迷于酒色,而是心向自然。
  8. 扁舟留在月中还:渴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归去,象征着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比:隐士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对比。
  • 意象:白云、扁舟、清泉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自然的宁静。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泉:象征纯洁与清新,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白石:象征高洁与坚定,映射隐士的品格。
  • 秋色: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白云: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态度。
  • 扁舟:象征归隐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明府在诗中被描绘为: A. 只会作诗
    B. 既会作诗又会画画
    C. 只会画画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王维和李渤分别代表了: A. 诗人和画家
    B. 隐士生活
    C. 世俗生活
    答案:B

  3. “扁舟留在月中还”中的“月”象征着: A. 酒色
    B. 宁静与安详
    C. 繁忙与喧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中送别》
  2. 李渤《少室山》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送别》:同样描绘自然与隐士生活,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自然的热爱。
  • 李渤的诗作: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隐士的生活哲学,和张以宁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王维与李渤的诗歌艺术》
  3.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4.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