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无在木蛇歌》
时间: 2025-01-10 22:08:54意思解释
和无在木蛇歌
原文展示:
小小蛇儿大大身,曾吞众象空巴陵。
归蟠故山骨欲槁,混入草木人要徵。
瞎屡生,甚手脚,不善提持休捉摸。
枯木形骸似等闲,触著伤人毒无药。
寿昌师,怜老病,远远遣来相问讯。
拟欲庵头伴老夫,预忧十月霜风劲。
著把火,津送渠,依旧令教侍坐隅。
重告之曰,蛇乎蛇乎,当如云门应机忽突出,
莫学严阳到老安其庐。
白话文翻译:
小小的蛇儿却有着庞大的身躯,曾吞食过庞大的象群,令人空叹巴陵的壮观。回归故乡的山脉,骨骼已然枯槁,混迹于草木之间,令人不得不追索。常常出现的瞎蛇,虽有手脚,却不善于抓握,最好不要去碰触。枯木的形态看似平常,若不慎触碰,惹来伤害却无药可救。寿昌的师父,对老病的我充满怜惜,远远派来问候。想要在庵中陪伴我这个老夫,已预感到十月的霜风将会凶猛。点燃火焰,送他离去,依旧让我教他在一旁静坐。我再三告诫他,蛇啊蛇啊,应该像云门那样,机智地瞬间显现,不要学严阳那样,安于老年而不思进取。
注释:
- 蛇儿:指代一种生灵,象征变化与隐秘之物。
- 巴陵:巴陵为地名,指古代巴陵地区,象征壮丽的景象。
- 寿昌师:可能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表明对老人的关怀与敬重。
- 云门:可能指代一位高僧或哲学家,象征机智与悟性。
- 严阳:可能指某位安于现状的人,强调不思进取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慧空,宋代高僧,以诗写道,性情洒脱,常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其作品透过深邃的哲理,揭示出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修道生活有关,诗中透出了一种对生命变化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在岁月流逝中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悟与忧虑。
诗歌鉴赏:
《和无在木蛇歌》是一首透过蛇的意象,表达生命无常与变化的诗作。诗中小蛇象征着微小而又强大的生命力量,既有吞食巨象的壮烈,又有混入草木的隐秘,反映出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诗人通过描写蛇的特性,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对老年、病痛和生命终结的反思。在与寿昌师的对话中,诗人表达了对老去的担忧,对未来霜风的畏惧,同时又希望保有灵活的智慧与思维,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启发读者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小蛇儿大大身:以小蛇的身躯与大象形成对比,表现出小生命的强大。
- 曾吞众象空巴陵:暗示蛇的力量与壮观,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 归蟠故山骨欲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归宿感与对衰老的焦虑。
- 混入草木人要徵:暗示生命的隐蔽性,人与自然的关系。
- 瞎屡生,甚手脚:描述蛇的无能为力,反映自身的困境。
- 触著伤人毒无药:警示他人,不要轻易触碰危险的事物。
- 远远遣来相问讯:表现出他人对自己的关心,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重告之曰,蛇乎蛇乎:以蛇自喻,强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蛇的形象比喻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拟人:蛇被赋予了情感与智慧,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寿昌师,怜老病”,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命的无常和对老年、病痛的思考,通过蛇的隐喻,表达了对变化与智慧的追求,鼓励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挑战时保持机敏与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蛇:象征变化、智慧与隐秘。
- 草木: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庇护。
- 火焰: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微小的生命
B. 强大的力量
C. 变化与隐秘
D. 以上皆是 -
寿昌师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对老者的关怀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平庸的人生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隐秘的美,但《和无在木蛇歌》更侧重于生命的无常与智慧的追求,而《鹿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哲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