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狄崇班季子》
时间: 2025-01-26 23:3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狄崇班季子
苏轼 〔宋代〕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咤得隽,借箸数禽入。
短后掬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把长鲸吸。
半酣论刀槊,怒发欲起立。
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絷。
要须此慓悍,气压边烽急。
夜走追锋车,生斩活离级。
持归献天王,封侯稳可拾。
何为走猎师,日使群毛泣。
白话文翻译
狄崇班季子来了,手臂上挎着猎鹰,见到客人却不懂得行礼。
他坐在床上大声喧哗,借着筷子把几只鸟抓了进来。
短短的后面掬起豹皮,依然溅得猩红的血湿透。
他指着酒瓶要品尝,痛快地把酒一饮而尽。
半醉时讨论刀剑,愤怒得想要站起来。
北方的老猘子,狂暴冲出时尚不被束缚。
这要是有如此的勇猛,气势就能压倒边塞的烽火。
夜间追赶着锋利的车,生生地斩下活物。
回去献给天王,封侯的机会是稳妥的。
为何要做猎师,让一群毛发飞扬而哀泣。
注释
- 狄生:指狄崇班,古时猎手的称谓。
- 臂鹰:手臂上挎着的猎鹰,象征着狩猎的身份。
- 咤:大声叫喊。
- 隽:美丽的鸟,可能指猎物。
- 掬:用手捧起。
- 猩血:猩红的血液,形容豹皮上沾染的鲜血。
- 索酒尝:要求尝酒,表现豪放的性格。
- 刀槊:指武器,象征战争。
- 北方老猘子:北方的野兽,形象生动。
- 慓悍:勇猛,果敢的性格。
- 气压边烽急:气势逼人,可以压制边境的紧急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尤其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刻的诗意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豪放态度,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勇气。
诗歌鉴赏
《赠狄崇班季子》展现了苏轼对狩猎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赞美。诗中通过狄崇班的形象,体现了豪放与洒脱,展现了猎手的勇猛与不羁。整首诗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
诗的开篇以“狄生臂鹰来”引入,带出狄崇班的身份,接着描绘他见客不行礼的随性,透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后文则通过对猎物的描绘,展现了狩猎的血腥与刺激,显示出狄崇班的豪放与勇敢。
在酒醉之后,诗人提到与朋友讨论刀槊,表达了豪情壮志,欲借酒浇愁,抒发内心的激情。最后,诗人通过“何为走猎师”发出感慨,似乎在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狄崇班的身份和个性,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豪放。
- 第三、四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狩猎的结果,带有一定的血腥气息。
- 第五、六句则引入了对武器的讨论,情感愈发激昂。
- 第七、八句展现了狄崇班的勇猛,仿佛能压制边境的紧急状态。
- 最后两句反思猎师的身份,带有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狄崇班比作猎手,生动形象。
- 拟人:用“狂突尚不絷”描绘北方的野兽,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情感基调豪放而深邃。
意象分析
- 猎鹰:象征着勇猛与自由。
- 豹裘:代表着狩猎的成果和血腥的生活。
- 酒:象征着友情与欢聚时光。
- 刀槊:象征战争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狄生臂鹰来”中的“鹰”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勇敢
C. 自由
D. 财富 -
诗中提到的“北方老猘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平静
B. 狂暴
C. 快乐
D. 和平 -
诗的最后一句“何为走猎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生活
B. 反思生活
C. 对猎人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渴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描写自然与友情的豪放之作。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展现豪情的诗词。
诗词对比:
- 比较《赠狄崇班季子》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体现了狩猎的豪情,但《江城子》更显得抒情,而《赠狄崇班季子》则更显豪放与生动。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