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李存穆
闻道船中病,似忧亲弟兄。
信来从水路,身去到柴城。
久别长须鬓,相思书姓名。
忽然消息绝,频梦却还京。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船上生病,似乎让我担心你如同忧虑自己的亲兄弟。
你的信件是通过水路寄来的,而我则身在柴城。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白发和胡须都长了,互相思念,只能通过书信来称呼彼此的名字。
突然之间,消息断绝,频繁做梦却又回到京城。
注释:
- 闻道:听说。
- 船中病:在船上生病。
- 似忧亲弟兄:如同忧虑自己的亲兄弟一样。
- 信来:信件传来。
- 水路:通过水路运输。
- 身去:身在某地。
- 柴城:即今之河北地区,指贾岛的居住地。
- 久别:长时间未见。
- 长须鬓:白发和胡须都长了,形容年纪的增长。
- 相思书姓名:彼此思念,只能通过书信称呼对方的名字。
- 消息绝:消息突然中断。
- 频梦:频繁做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而深远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代表作品有《寻隐者不遇》等。
创作背景:
《寄李存穆》是贾岛在与好友李存穆分离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在唐代,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而诗中描绘的船中病、思念、梦境等意象,深刻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寄李存穆》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展现了贾岛对于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诗的开头以“闻道船中病”引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李存穆健康状况的担忧,表现出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信来从水路”,则通过细节描写强调了二人间的距离与沟通的艰难,水路的遥远象征着心灵的隔阂。
“久别长须鬓,相思书姓名”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带来的变化,也传递出深切的相思之情。作者通过“书姓名”的方式,彰显出即便相隔千里,彼此的心仍然紧密相连。最后两句“忽然消息绝,频梦却还京”更是点明了对友人的思念之痛,虽然梦境中能再次相聚,但现实中却无法联系,造成了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深刻,是贾岛友情诗中的经典之作,表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船中病:听说你在船上生病。
- 似忧亲弟兄:让我像担忧兄弟一般忧虑你。
- 信来从水路:你的信是通过水路寄来的。
- 身去到柴城:我现在身在柴城。
- 久别长须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你的白发和胡须都长了。
- 相思书姓名:只能通过书信来称呼彼此的名字。
- 忽然消息绝:突然之间,消息断绝了。
- 频梦却还京:我频繁做梦,却又回到京城。
修辞手法:
- 对比:生病与健康、相思与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比喻:通过“船中病”比喻朋友的困境,传达对其的关切。
- 象征:水路象征着距离与沟通的障碍,梦境则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人之间的关怀和相思为主题,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谊的重视与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船:象征着旅途与不安,暗示距离与孤独。
- 病:表达出忧虑与关心,体现友情的深厚。
- 书信:作为沟通的工具,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 梦:象征着思念与逃避现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船中病”指的是谁?
- A. 作者
- B. 李存穆
- C. 诗人朋友
- D. 不确定
-
“久别长须鬓”中的“长须鬓”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容貌变化
- B. 诗人的年纪增长
- C. 隔离的时间
- D. 以上都是
-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忧虑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贾岛《寄李存穆》与王维《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但贾岛更注重于表达时间带来的变化与无奈,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出友谊的深厚与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