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

时间: 2025-01-21 16:17:12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旛盖锺螺闹中禁。

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

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

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旛盖锺螺闹中禁。
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
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
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

白话文翻译:

江东的争夺战带来了妖邪的祸乱,哀叹啊,这民众在乱世中遭受苦难。
一位身披锦幪的老人宛如古佛,现身为众人提供大慈悲的庇护。
八十岁的萧翁仍然像个孩童般痴迷,在喧闹的旛盖和锺螺中禁锢着自己。
那时,这位老人默默地笑着,默默肩负着大法的重任。
他用手杖的顶端向人们传递三转的教义,开口说话仿佛是饮下毒酒。
纷纷的争斗与杀戮让人感到可怜,何曾听他说过什么符咒与预言。

注释:

  • 缠妖祲:妖邪的侵扰。
  • 锦幪:一种华美的帽子,象征尊贵。
  • 萧翁:指年老的萧姓老人。
  • 旛盖锺螺:形容喧闹的场景,旛是旗帜,锺螺则是用来比喻杂乱声响。
  • 三转语:指佛教教义的表达。
  • 饮鸩:比喻接受有害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对历史的思考及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诗中通过描写一位老人,隐喻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同时表达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陆游在《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中,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江东争夺缠妖祲”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混乱的时代背景,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接着,通过“锦幪老人”这一形象,陆游将古佛与社会现状结合,暗示出在现实纷乱中仍有慈悲存在。他用“默笑渠”来表达老人的超然与智慧,这种超然不仅是对纷争的无奈,更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中“杖头示人三转语”则表现出老人的教导与启示,然而“开口丧身如饮鸩”则警示人们对言语的重视与潜在的危害,暗示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并非易事。在“纷纷放弑但可怜”中,陆游展现了对人世纷争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以悲悯的情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性的复杂,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东争夺缠妖祲:描述江东地区的争斗与妖邪的侵扰,反映社会动乱。
  2. 哀哉斯民乱方甚:对民众在动乱中遭受苦难的感叹。
  3. 锦幪老人盖古佛:老人形象的崇高与神秘,象征智慧与慈悲。
  4. 现身为作大慈荫:老人以慈悲庇护众生。
  5. 萧翁八十尚儿痴:表现老人的天真与无畏。
  6. 旛盖锺螺闹中禁:形容热闹的环境与老人的孤独。
  7. 当时此老默笑渠:老人对世事的超然与智慧。
  8. 大法栋梁身独任:老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9. 杖头示人三转语:以杖头传授教义。
  10. 开口丧身如饮鸩:言语的危险与影响。
  11. 纷纷放弑但可怜:对争斗的感叹与同情。
  12. 何曾为汝陈符谶:对人们的无知与盲目表示不满。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开口丧身如饮鸩”运用比喻增强了警示的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强调了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东:象征动乱与纷争。
  • 老人:代表智慧与慈悲。
  • 杖头:象征教导与传承。
  • 饮鸩:暗示言语的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锦幪老人”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智慧与慈悲
    C. 战争与暴力
    D. 财富

  2. “开口丧身如饮鸩”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言语的力量
    B. 老人的快乐
    C. 战争的残酷
    D. 动乱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对民众的影响。
  • 李白的《庐山谣》: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对社会动乱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注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智慧的传递,而杜甫则着重描绘社会现实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