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纪事 其一》
时间: 2025-01-26 23:12: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叠青峰压绿涛,胜游逸兴托同袍。
寻山客集春三月,问渡舟摇水一篙。
秀毓楚材饶杞梓,词摛艺圃续风骚。
悬知屈宋遗徽在,为触吟情试彩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书院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青色的山峰叠起,压迫着绿色的波涛,令人心情愉悦,仿佛与同伴的游玩兴致交融在一起。春天的三月,登山的客人们汇聚在这里,询问渡船的情况,船只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一方面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楚地的优质木材多得像杞梓一样;另一方面,这里还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延续着古代的风流雅韵。最后,诗人感慨道,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屈原和宋玉的遗风,激起自己的吟唱情怀,试图用彩色的笔墨记录下这一切。
注释
- 万叠:形容山峰的层叠,表示数量多且巍峨。
- 青峰:指青色的山峰,象征自然的美丽。
- 绿涛:指绿色的水波,形容水的清澈和动感。
- 胜游:美好的游览。
- 逸兴:愉快的兴致。
- 同袍:同伴,通常指同学或朋友。
- 寻山客:寻找山水的游客。
- 春三月:春天的三月,象征春暖花开。
- 问渡舟:询问渡船的情况。
- 秀毓:优秀的培养。
- 楚材:楚地的优质木材。
- 杞梓:象征众多的木材。
- 词摛艺圃:指文人创作的园地。
- 风骚:指古代诗词的风雅和韵味。
- 屈宋:屈原和宋玉,指伟大的古代诗人。
- 遗徽:遗留下来的风采。
- 彩毫:彩色的笔,指书写的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炘,清代诗人,生于1739年,卒于1817年,字子尧,号清风,晚号涧亭,籍贯江西。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一》创作于徐炘游览岳麓书院时,书院坐落于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麓书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的珍视。开篇“万叠青峰压绿涛”,用完美的形象描绘了岳麓的自然环境,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青山绿水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转向人文情怀,提到“寻山客集春三月”,让人想起春日的温暖与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秀毓楚材饶杞梓”一句,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资源的丰富,也暗指书院所培养的优秀人才,结合“词摛艺圃续风骚”,进一步突显了岳麓书院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这一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责任感。
最后,诗人以“悬知屈宋遗徽在”为结尾,表明自己在此地受到古代文化的滋养,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表现了他对古代诗人屈原和宋玉的敬仰,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完美结合,深刻反映出诗人对故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叠青峰压绿涛:描绘了层层叠叠的青山压迫着波涛滚滚的水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 胜游逸兴托同袍:与同伴游玩时的愉悦心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 寻山客集春三月:春天来临,游客纷纷聚集在此,感受到春的气息。
- 问渡舟摇水一篙:询问渡船情况,体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受到水波荡漾的情景。
- 秀毓楚材饶杞梓:赞美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暗示人才的辈出。
- 词摛艺圃续风骚:强调书院文化的延续,突出文人创作的重要性。
- 悬知屈宋遗徽在:表达对古代诗人的崇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 为触吟情试彩毫:激发创作灵感,试图用笔记录下美好的诗情画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叠青峰”和“绿涛”,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和谐。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青峰与绿涛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屈宋遗徽则象征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岳麓书院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峰:象征高耸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 绿涛: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 楚材:象征人才的优越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 屈宋:象征古代文化的智慧与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包括哪两种元素?
- A. 青峰和绿涛
- B. 沙漠和河流
- C. 雪山和草原
-
诗人提到的古代诗人是谁?
- A. 李白
- B. 屈原和宋玉
- C. 杜甫
-
“寻山客集春三月”中“春三月”具体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的第一个月
- B. 春天的第三个月
- C. 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答案
- A. 青峰和绿涛
- B. 屈原和宋玉
- B. 春天的第三个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多的是思乡之情。
- 《登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岳麓书院纪事》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文学概论》
- 《岳麓书院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