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缨歌》
时间: 2025-01-26 23:10:26意思解释
绝缨歌
原文展示: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白话文翻译:
楚王在章华台上设宴招待宾客,章华的美人擅长歌舞。
她的美丽容颜让人无法直视,满堂宾客都说不出话来。
红烛熄灭,芳香的美酒也喝尽,薄薄的衣服在春夜里显得寒冷,
解开缨带只为寻求一时的欢愉。君王宽恕了过错,
暗中珠翠的饰物发出清脆的声响。宁可爱贤德之人,不爱色美之人,
青娥的死去谁能识得,然而这竟然影响了国家的安危。
注释:
- 楚王:指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
- 章华台:古代楚国的一个著名台榭,因美丽的女子而闻名。
- 绝缨:指解开衣带,表示放松或亲密的行为。
- 青娥:传说中的美女,象征美丽与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延年,号青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风格典雅、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绝缨歌》写于唐代贞观年间,正值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会频繁,歌舞盛行。此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杂。
诗歌鉴赏:
《绝缨歌》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展现了唐代王公贵族生活的繁华与奢靡。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权力游戏的反思。开头几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与美人优雅的舞姿,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逐渐引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美丽的外表与内在的道德价值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情感与国家社稷之间的关系。最后两句更是以青娥的悲剧结尾,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贤德之人的向往与对权力游戏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王宴客章华台:楚王在章华台上设宴,表明这是一个高贵的场合。
- 章华美人善歌舞:美人擅长歌舞,展示了她的才华和魅力。
- 玉颜艳艳空相向:美人的容颜灿烂,令众人目不暇接,却又无法言语。
- 满堂目成不得语:在美人面前,宾客们都沉默,情感无法表达。
- 红烛灭,芳酒阑:红烛熄灭,酒也喝尽,暗示宴会的结束。
- 罗衣半醉春夜寒:薄衣在春夜中感到寒冷,暗示情感的孤独。
- 绝缨解带一为欢:解开缨带,寻求欢愉,表现了对短暂快乐的追求。
- 君王赦过不之罪:君王宽恕了过错,暗示了权力的宽容与包容。
- 暗中珠翠鸣珊珊:珠翠的声音回荡,象征着奢靡的生活方式。
- 宁爱贤,不爱色:强调应重视品德,而非外表的美丽。
- 青娥买死谁能识:美丽的青娥之死,反映出社会对才华的无知与冷漠。
- 果却一军全社稷:表明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比作美丽与快乐的盛宴。
- 对仗:如“红烛灭,芳酒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珠翠“鸣珊珊”,使无生命的物品具有了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宴会场景与人物命运,探讨了美与道德、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社会对贤德之人的重视与对权力游戏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王:权力的象征。
- 章华美人:美丽与才华的象征。
- 红烛:奢华与短暂的快乐。
- 青娥:悲剧与无知,暗示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绝缨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颀
- C. 王维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绝缨解带”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寂寞
- B. 快乐
- C. 悲伤
- D. 追求
-
诗中“宁爱贤,不爱色”强调了什么?
- A. 外表的美
- B. 内在的品德
- C. 财富
- D. 社会地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同样涉及爱情与权力的主题。
- 《庐山谣》 by 李白:描绘了自然与人性的哲理。
诗词对比:
《绝缨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有对人性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自然哲理,而《绝缨歌》则更关注于人际关系与权力的游戏。两者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