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 南城歌酒,无异盛时,回首前尘,凄然欲绝。倚屯田散水调格》
时间: 2025-02-04 13:31: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倾杯
南城歌酒,无异盛时,回首前尘,凄然欲绝。
倚屯田散水调格,
落叶江城,笑桃庭宇,高楼画烛红彻。
绣枕四角,锦袜半握,蹙两弯新月。
蘼芜绿尽汀洲路,已十年轻别。
长桥艳影,都付与一夕边笳吹裂。
共说,浓春物候,广场丝管,如听哀蝉咽。
想巷陌依然,年芳凋谢。
老清明时节,杜曲莺花,青门广盖,白发心犹热。
寸怀结,还惜取子规啼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南城的歌酒盛宴,与昔日的繁华无异。回首往昔,感到无尽的凄凉。倚靠在屯田旁,放松心情,倾听那悠扬的旋律。落叶飘零的江城,桃花盛开的庭院中,红烛高照,照亮了高楼。四角绣枕,半握着锦袜,微微蹙起的眉头像新月般柔美。汀洲的蘼芜已经绿尽,与旧友的别离已经有十年。长桥上的艳影,早已随那一夜的笛声消散。大家谈论着春天的物候,广场上乐声如同哀蝉的低吟。想念那条巷陌,尽管年华已逝。到了清明时节,杜鹃花开,青门依旧,虽已白发苍苍,心中却依然热忱。心中结着千丝万缕的情感,依旧珍惜那子规啼血的声音。
注释:
- 江城: 指江边的城市,这里暗示着诗人的故乡或曾经生活的地方。
- 南城歌酒: 指的是南方城市的歌舞和美酒,象征着青春的欢乐与美好时光。
- 倚屯田: 意思是倚靠在田边,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四角绣枕: 描绘的是床头的绣枕,体现出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 子规啼血: 子规是杜鹃鸟,常常在清明时节啼鸣,寓意着悲伤与怀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梅(1876-1948),字白香,号梅庐,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自然、人生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倾杯》创作于吴梅晚年,正值人生回首之际,结合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倾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城的繁华与凋零,强烈的对比之下,显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诗中通过“落叶江城”“笑桃庭宇”等意象,巧妙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方城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邃而又富有哲理的,既有对青春的渴望与赞美,也有对流逝时光的惋惜与反思。尤其是“白发心犹热”的句子,传达出一种即使年华已老,内心依然充满激情的态度,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城歌酒,无异盛时”:南城的歌舞和美酒,仿佛仍在盛时,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 “回首前尘,凄然欲绝”:回首过去,感到无尽的凄凉与失落。
- “落叶江城,笑桃庭宇”:描绘江城落叶的景象,桃花盛开的庭院里却透出笑意,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
- “寸怀结,还惜取子规啼血”:表达对过往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执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新月”比喻女性的柔美。
- 对仗: “绣枕四角,锦袜半握”展现出对称之美。
- 拟人: “哀蝉咽”使自然界的人声化,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南城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青春与生命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落叶: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桃花: 代表青春与美好的追忆。
- 子规: 代表离别与哀伤,常常与思乡、怀旧联系在一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倾杯》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梅
D. 白居易 -
诗中“南城歌酒”意指什么?
A. 乡愁
B. 繁华的生活
C. 伤感的别离
D. 自然的美丽 -
“白发心犹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爱情的失落
D. 对时光的感慨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倾杯》与《春江花月夜》,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后者则是对自然景色的宏观描绘,两者都在不同的层面展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