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 和子野》
时间: 2025-01-27 03:3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倾杯
和子野
作者: 乔大壮 〔近代〕
夫容照水,红深浅,菰蒋畔。
网落渔梁,帆明沙觜,樵青就路,莲娃泊岸。
趁北渚秋风,扫纤云净拂冰轮满。
锦字回肠,驿亭穷目,烟中碧树,霜前白雁。
对酒莫思身外,天高地远。
吴绵欲换。
澹妆成柰阻星河,问蘋末何人吹玉管。
清商渐散。
殷勤赏旧序霓裳,月里孀娥伴。
金波浩渺鱼更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河边的美丽景象,水面映照着红色的深浅,菰草旁边,渔网已落在渔梁上,帆船在沙滩上轻盈地航行,樵夫走在青色的小路上,莲花女孩在岸边停泊。把握北岸的秋风,细云被扫净,明月高悬。锦字般的思绪回旋,驿亭的视野尽头,烟雾中碧绿的树木,霜前白色的雁群。面对酒杯,不要思念身外的事,天高地远,吴绵欲换。淡妆的女子在星河边妨碍了视线,问那水边的蘋花,谁在吹奏玉管?清雅的乐声渐渐散去,殷勤品味旧时的霓裳,月下的嫦娥伴随着我,金波浩渺,鱼影更显得迟缓。
注释
- 菰蒋:指生长在水边的菰草。
- 渔梁:指渔民用来捕捞的地方。
- 樵青:指砍柴的青少年或青色的环境。
- 莲娃:莲花边的女孩,象征纯洁与美丽。
- 吴绵:比喻柔软的美好事物或情感。
- 澹妆:淡雅的妆容。
- 霓裳:华美的衣裳,常指女子的服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近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美。其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诗歌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倾杯》以其优美的自然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以“水”与“红”开篇,渲染出一种温润而又清冷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对渔民和樵夫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秋日景象,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人通过“对酒莫思身外”及后续的描写,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秋风、明月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意境。
最后,结尾部分的“金波浩渺鱼更晚”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哲理的深度,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亦能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容照水,红深浅:水面反射着红色的光影,深浅交错,描绘出秋日的色彩。
- 菰蒋畔:在菰草旁,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 网落渔梁:渔网已搭好,渔民正在忙碌,展现了生活的气息。
- 帆明沙觜:船帆在沙滩上轻盈地航行,带来了一种闲适的感觉。
- 樵青就路,莲娃泊岸:樵夫和莲花女孩的描写,增加了生活的多样性与美感。
- 趁北渚秋风,扫纤云净拂冰轮满:描述秋风的清新,明月的明亮,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
- 锦字回肠,驿亭穷目:思绪像锦绣一样回旋,视野开阔。
- 烟中碧树,霜前白雁:描绘秋日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对酒莫思身外,天高地远: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外界的事物。
- 吴绵欲换:情感的柔软与变化,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澹妆成柰阻星河:淡妆的女子在星河边,形成了一种阻碍与美的对比。
- 问蘋末何人吹玉管:对水边的蘋花发问,增添了一份幽雅与神秘。
- 清商渐散:音乐渐渐散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殷勤赏旧序霓裳:细细品味过去的美好,感怀时光的流逝。
- 月里孀娥伴,金波浩渺鱼更晚:月下的嫦娥与金色波浪,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情感,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感受。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与意象上多有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与柔和的情感,流动的时间。
- 红:象征热情与温暖,秋天的色彩。
- 菰蒋:象征自然与生机。
- 月:象征理想与思念,清雅的美。
- 白雁: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莲娃”指的是哪个意象? a) 樵夫
b) 渔民
c) 莲花女孩 -
诗中“对酒莫思身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生活的珍惜
c) 对过去的怀念 -
诗中“金波浩渺鱼更晚”所传达的意象是?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美丽
c) 心灵的宁静
答案
- c) 莲花女孩
- b) 对生活的珍惜
- a) 生命的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为主题,但更多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 《水调歌头》:则通过月光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和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