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十二首选一)》

时间: 2025-01-25 22:49:46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

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春老叹红稀,
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
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
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
从他芳草自菲菲。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花儿稀少令人感到惋惜。树下的残花随风飘散,上下飞舞。燕子跳跃,黄莺衔着花瓣,似乎太过匆忙!泥泞多了,草地少了,我究竟该如何归去?楼台上的栏杆上,清晨的露水让芳条显得寒冷;池边的馆子在斜阳下,被绿荫笼罩得丰盈。静静地关上蓬门,独自感到惆怅,让那满地的芳草自生自灭吧。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风景秀丽著称。
  • 春老:春天已过,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残英:指残余的花瓣。
  • 燕蹴莺衔:形容燕子跳跃、黄莺叼花的景象。
  • 阑干:指栏杆。
  • 芳条:指芳香的枝条。
  • 蓬门:指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居所的贫寒。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春景消逝的无奈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归庄,清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落花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瞬息即逝,诗人以江南春景为背景,感叹花开花落的无常。首句“江南春老叹红稀”便引入了一个忧伤的主题,春天的过往带走了繁花似锦,令人惋惜。随后的描写中,残花随风飞舞,燕子与黄莺的急促行为,似乎在强调春天的匆忙以及生命的短暂。诗中“溷多茵少竟安归?”一问,表现了诗人面对春去花残的迷茫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思与探讨。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露水与斜阳下的池馆,展现出一种静谧与安逸,却又在“静掩蓬门独惆怅”中流露出内心的孤寂,最终选择放任芳草自生自灭,表达出对过往的无奈与放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南春老叹红稀:感叹春天已过,花儿稀少。
    • 树底残英高下飞:描绘残花随风飞舞的情景。
    • 燕蹴莺衔何太急:燕子和黄莺的急促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溷多茵少竟安归:泥泞多,草地少,反映对归去的困惑。
    • 阑干晓露芳条冷:清晨的露水让树枝冷清。
    • 池馆斜阳绿荫肥:池边在斜阳下显得生机盎然。
    • 静掩蓬门独惆怅:独自关上门,感到惆怅。
    • 从他芳草自菲菲:任凭芳草自由生长,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放弃。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燕蹴莺衔”,赋予鸟儿以人性。
    • 对仗:如“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繁华。
  • :象征美好和短暂的生命。
  • 燕与莺: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流动。
  • 阑干与池:象征静谧与生活的环境。
  • 芳草: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人对自然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南春老叹红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2. 诗中“溷多茵少”中的“溷”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泥泞
    C. 草地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归庄的《落花诗》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归庄更侧重于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