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时间: 2025-04-27 08:13:51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

旧时燕子还飞否?

今古不胜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
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的江边景象:半壁的江水横亘在眼前,一只小舟在雨中孤独地行驶。巨浪怒吼,掀起与天相接的波涛,仿佛无尽的六朝往事在耳畔回响。远处隔岸的荒云已渐渐消散,岸边的小树在微弱的光线中透出一丝明亮。昔日的燕子还会飞回来吗?今古之情,令人难以胜任。

注释:

  • 半壁:指一半的江水,形容江面宽广。
  • 载雨:指小舟在雨中航行。
  • 怒浪:形容波涛汹涌,气势如虹。
  • 六朝:指东晋至南朝的六个朝代,代表着历史的沧桑。
  • 荒云:指远处的云朵,形容其苍凉和空旷。
  • 微明:微弱的光亮,暗示希望。

典故解析:

“六朝声”提到的六朝时期,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璀璨但也充满变迁的时代。诗中提及的燕子,象征着春天和生机,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庄,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产生于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怀,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归庄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首句“半壁横江矗起”,以简单的景象引入,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诗中描绘的小舟在暴雨中孤行,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凭空怒浪兼天涌”,不仅形象地呈现了江水的壮阔,也象征着历史的波澜壮阔,六朝的兴衰在耳边回荡,令人感慨万千。

隔岸的“荒云远断”则带来了一丝清新,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在困境中,总有希望的光明在前方。诗的最后一句“旧时燕子还飞否?”引发读者对过去的思考,古今情感交织,令人唏嘘。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深刻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壁横江矗起:描绘江水的壮观场面,展示了自然的雄伟。
  • 一舟载雨孤行:小舟在雨中行驶,传达出诗人的孤独感。
  • 凭空怒浪兼天涌:波涛汹涌,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历史的变迁相呼应。
  • 不尽六朝声:历史的回响,仿佛在耳边不断回荡。
  • 隔岸荒云远断:远处的云彩逐渐消散,象征着希望的曙光。
  • 绕矶小树微明:小树在微光中隐现,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 旧时燕子还飞否:引发对过去的思考,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今古不胜情:感慨今昔情感的交织,令人感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怒浪兼天涌”和“不尽六朝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水与小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个人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密切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代表孤独的旅人,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与波折。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希望,代表着过去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怒浪”指的是: A. 平静的水面
    B. 汹涌的波涛
    C. 缓缓流动的水
    D. 静止的湖面

  2. “旧时燕子还飞否”中,燕子象征着: A. 过去的快乐
    B. 未来的希望
    C. 对历史的怀念
    D. 以上都是

  3. 诗人通过“隔岸荒云远断”表达了: A. 历史的悲伤
    B. 希望的曙光
    C. 自然的壮丽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李白《将进酒》:反映了对生活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风格与归庄相对。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归庄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