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宝胜甫长老颂》

时间: 2025-01-11 22:39:07

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

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

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

月黑踰城夜,风高放火天。

解嗤招觉老,担屎污心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
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
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
月黑踰城夜,风高放火天。
解嗤招觉老,担屎污心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行和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前两句说拔掉苍龙的角容易,但参透宝胜禅却很难。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的清幽与内心的烦躁。笑出黄龙手,意指在世俗中难以自拔,阿卯肩则表现出对俗事的懒惰。后四句则揭示了人间的黑暗与贪婪,持刀欺负寡妇,盗佛铸私钱,暗示了人们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最后两句通过黑夜与火焰的意象,指出内心的污浊与不安。

注释

  • 苍龙角:象征力量和尊贵的象征,与禅宗的境界形成对比。
  • 宝胜禅:指一种高深的禅理,体现了修行的艰难。
  • 林泉:自然的美好,反衬出心灵的枯涩。
  • 黄龙:传说中的神龙,象征着权力或道德的挑战。
  • 阿卯肩:指懒惰的态度,可能是对世俗事物的放弃。
  • 持刀欺寡妇:讽刺那些利用他人弱点的人。
  • 盗佛:指对宗教的亵渎和对信仰的背叛。
  • 担屎:比喻内心的肮脏与不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属于“苏黄”派,与苏轼齐名。他的诗词兼具传统与创新,常常反映出深刻的哲理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修行和世俗的深思期。通过对比禅宗的高深与人间的丑恶,表达了他对道德沦丧和人性贪婪的批判。

诗歌鉴赏

《戏答宝胜甫长老颂》是一首集哲理思考与社会批判于一体的作品。诗的开头便以“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道出修行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世俗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枯竭,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批判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最后的“月黑踰城夜,风高放火天”通过黑夜与火的意象,象征了内心的动荡与社会的混乱,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愤怒。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深邃的哲理,也有对社会的强烈批判,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易拔苍龙角:指拔掉强大力量的象征容易。
  2. 难参宝胜禅:理解深奥的禅理却非常困难。
  3. 林泉饱枯涩: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干涸形成对比。
  4. 烟月唱清绵:自然景色中的宁静与清澈。
  5. 笑出黄龙手:暗喻权力的挑战与世俗的诱惑。
  6. 慵扶阿卯肩:描绘出对凡俗事务的懒惰态度。
  7. 持刀欺寡妇:讽刺那些不道德的人。
  8. 盗佛铸私钱:批判宗教信仰的亵渎。
  9. 月黑踰城夜:象征着黑暗的时刻与内心的不安。
  10. 风高放火天:自然的狂暴与内心的动荡。
  11. 解嗤招觉老:对世俗的嘲讽与对智慧前辈的尊重。
  12. 担屎污心田:比喻内心的肮脏与不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龙角”象征力量。
  • 对仗:如“月黑踰城夜,风高放火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持刀欺寡妇”,揭示社会的残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深的禅理与世俗的卑劣,表达了对人性贪婪和道德沦丧的愤怒,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龙:象征力量与尊贵。
  • 宝胜禅:高深的哲理与修行。
  • 林泉:自然的清幽与心灵的枯竭。
  • 黄龙:权力的象征。
  • 月黑、风高:象征黑暗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胜禅”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修行方式
    • B. 一种高深的哲理
    • C. 一种音乐形式
    • D. 一种神秘的力量
  2. “持刀欺寡妇”表达了诗人对哪种行为的批判?

    • A. 盗窃
    • B. 欺负弱者
    • C. 争权夺利
    • D. 亵渎宗教
  3. 诗中“月黑踰城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内心的宁静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怒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李白《庐山谣》:则以自然景色表现个人的情感,与黄庭坚的社会批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