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尺寒光冰在手,一张弓势月当心。
岩下光阴生户牗,涧边形势入池台。
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手握三尺寒光剑的场景,像是握住了冰冷的光芒;而弓箭的张弦则如同将月光牵引于心中。岩石下的光阴仿佛在开窗,涧边的形势则映入池塘的台面。孤帆的影子在江面上消失于烟雾中,百舌的鸣叫声伴随着新绿的树木在河边流淌。
注释:
- 寒光:形容剑或刀的光芒冷峻而明亮,这里象征着武器的锋利与威严。
- 冰在手:意指手中把握着寒冷的光芒,突显出武器的力量。
- 张弓势月:比喻张弓时的紧张状态,弓箭和月亮相结合,表达了心中的紧迫感和目标明确。
- 户牗:古代的窗户,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孤帆影入江烟尽:孤独的帆船影子在江面上消失,增添了孤独与渺小的意境。
- 百舌声流浦树新:描述春天的气息,百舌鸟的叫声伴随着新生的树木,象征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翚,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诗才而闻名。陆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翚的某次出行时,可能是在春日的山水间,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动感和静谧的自然场景。诗的开头用“寒光”和“张弓”引入了武器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坚定与冲劲,仿佛在准备迎接挑战。接着,诗中描绘的“岩下光阴”和“涧边形势”则展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得到了恬静的延续。孤帆的消失和百舌的鸣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传达出孤独与思考,后者则是生命的活跃与新生的象征。
整首诗的意象变化丰富,从武器到自然,从静到动,再到生命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安静,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的理解,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摹,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尺寒光冰在手:手中握着锋利的剑,寒光四射,象征着力量与决心。
- 一张弓势月当心:张弓时的紧迫感与目标明确,心中有月光般的清晰。
- 岩下光阴生户牗:时间在岩石的庇护下流淌,仿佛在开窗,象征着静谧与安宁。
- 涧边形势入池台:自然的形势与环境交融,带来一种和谐美。
- 孤帆影入江烟尽:孤帆的影子在烟雾中消失,表现出孤独感。
- 百舌声流浦树新:鸟儿的鸣叫声与新生的树木呼应,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光”与“冰”结合,增强了意象的冷峻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展现了唐诗的对仗美。
- 拟人:通过“光阴生户牗”,将时间赋予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武器意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自然的敬畏,反映出一种既有内心冲突又有自然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光:象征剑的锋利与冷酷,也隐含着斗志。
- 孤帆:孤独与渺小,代表个人在广阔天地中的渺小与孤独感。
- 百舌声: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气息,代表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尺寒光冰在手”中,“寒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冷峻的剑光
C. 灯光
D. 月光 -
诗中表现孤独感的意象是哪个? A. 百舌声
B. 孤帆影
C. 涧边形势
D. 岩下光阴 -
“百舌声流浦树新”中的“新”字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命的复苏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的境遇
D. 冷酷的天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陆翚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但陆翚更注重武器与心境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