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

时间: 2025-01-27 03:11:15

风欺雨妒恨无情。

摧折满园春。

花几度,最销魂。

愁人梦里听。

好月似高吟。

恁难寻。

欲借花痕寄远心。

不胜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
风欺雨妒恨无情。
摧折满园春。
花几度,最销魂。
愁人梦里听。
好月似高吟。
恁难寻。
欲借花痕寄远心。
不胜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的无情,风的欺凌,令人心痛。满园的春花因为这些折磨而凋谢,让人几度心碎。愁苦的人在梦中听到花落声,仿佛在吟唱美好的月光,却又难以寻觅。想借着花的痕迹,将远方的思念寄托,却又无法承受那份愁苦。

注释:

  • 风欺雨妒:指风和雨之间的相互争斗,象征自然界的无情与冷漠。
  • 摧折:摧毁、折磨,形容春天的美好被毁坏。
  • 销魂:形容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痛苦至极。
  • 愁人:指忧愁的人,诗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好月似高吟:指美好的月光像是在高声吟唱,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恁难寻:如此难以寻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欲借花痕寄远心:想用花留下的痕迹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不胜簪:指无法承受,形容愁苦之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曾杼,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细腻的词风和深情的抒发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诗人生活在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格外深刻。本诗写于春雨纷飞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情风雨的无奈。

诗歌鉴赏: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是一首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作品。诗的开头以“风欺雨妒恨无情”引入,展现了春雨的肆虐和风的无情,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无尽悲哀。随后,诗人通过“摧折满园春”来表达春天的美好因风雨而受损,给人一种心痛的感觉。花虽美丽,却在风雨中凋零,让诗人感受到无尽的愁苦。

“愁人梦里听”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梦中的吟唱仿佛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而“欲借花痕寄远心”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试图通过花留下的痕迹传达自己的情感,但最终以“不胜簪”收尾,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无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映射出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欺雨妒恨无情:描绘自然界的残酷,风与雨之间相争,彼此无情。
  2. 摧折满园春:春天的美丽花园被摧毁,暗示美好事物的脆弱。
  3. 花几度,最销魂:花开花落几度,最让人感到心痛与惆怅。
  4. 愁人梦里听:愁苦的人在梦中听到花落声,象征内心的忧伤。
  5. 好月似高吟:美好的月光如同高歌,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恁难寻:如此美好的事物难以寻觅,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7. 欲借花痕寄远心:想借花的痕迹传达思念之情,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8. 不胜簪: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无法承受这份愁苦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拟人:风与雨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界显得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比喻:将月光比作高吟,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无情与变幻,暗示人心与自然的关系。
  2. :象征愁苦与伤感,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3. :象征美好与短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4. :象征思念与遥远,传达对亲人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欺雨妒”表示什么?

    • A. 风与雨的和谐
    • B. 风和雨之间的争斗
    • C. 风与雨的合奏
  2. “愁人梦里听”意指?

    • A. 梦中愉悦
    • B. 内心的忧伤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的最后一句“不胜簪”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无法承受的愁苦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踏莎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但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
  • 秦观《踏莎行》:同样使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展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