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七》

时间: 2025-01-25 18:22:59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

南山有旧宅。

意思解释

杂诗 其七

原文展示: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白话文翻译:

日月总是不肯停留,四季不断催促着我。
寒风吹拂着干枯的树枝,落叶覆盖了长长的小路。
我体弱而命运也衰败,黑发早已变白。
白色的头巾插在头上,前方的道路越来越窄。
家像是旅馆,我就像一个过客。
我想要去哪里呢?南山上还有我旧日的家宅。

注释:

  • 日月不肯迟:指时间总是匆匆流逝,不愿停留。
  • 四时相催迫:四季交替,催促着人生的流逝。
  • 弱质与运颓:指身体虚弱和命运的衰败。
  • 玄鬓:指黑发。
  • 素标:白色的头巾,古代文人的标志。
  • 逆旅舍:指临时的旅馆,意指家非安定之所。
  • 南山有旧宅:指在南山有自己的老家,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浊酒山人,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因其田园诗而闻名,强调自然和自我,提倡返回自然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诗歌多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七》写于陶渊明隐居农村期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归属感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命运和生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杂诗 其七》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日月不肯迟”和“四时相催迫”开宗明义,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以寒风拂动枯枝、落叶覆盖小路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秋冬的萧瑟,映射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生命力的感慨,强烈的对比使得他的衰老显得格外刺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越来越窄,仿佛前途已无光明。最后两句“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更是将这种漂泊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自身的境遇,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月不肯迟:强调时间的匆匆,象征生命的流逝。
  2. 四时相催迫:四季的变化加剧了时间的紧迫感。
  3. 寒风拂枯条:描绘秋冬的寒冷,象征生命的凋零。
  4. 落叶掩长陌:落叶覆盖小路,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5. 弱质与运颓:表达对自身身体和命运的无力感。
  6. 玄鬓早已白:黑发已白,强调时间带来的变化与衰老。
  7. 素标插人头:白头巾的象征,反映出诗人的身份和内心的无奈。
  8. 前途渐就窄:对未来的迷茫感,感到生活道路的窄化。
  9. 家为逆旅舍:将家比作旅馆,表达漂泊感。
  10. 我如当去客:形同过客,表现出对归属的渴望。
  11. 去去欲何之?:对未来的困惑和无助。
  12. 南山有旧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比作“逆旅舍”,表现出漂泊感。
  • 拟人:日月和四时被赋予催促的特性,增强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和归属感的缺失展开,表达了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寒风:代表生命的萧瑟与孤独。
  • 落叶:象征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 素标:象征身份与内心的无奈。
  • 南山:象征故乡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杂诗 其七》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家为逆旅舍”意味着什么? A. 家是安定的地方
    B. 家像旅馆,表达漂泊感
    C. 家是最重要的
    D. 家在远方

  3. 诗人对未来的感觉是? A. 明亮
    B. 迷茫
    C. 确定
    D. 欢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陶渊明的《杂诗 其七》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集》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