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秋行圃四首
花梢飞下两鸣鸠,
欲住还行行复留。
拾得来禽吞不得,
啄来啄去竟成休。
白话文翻译:
在花梢上,两只鸣叫的鸠鸟飞下。
它们似乎想停下来,却又不断往前飞行。
即便捡到了鸟,也无法吞下,
啄来啄去,最终还是停不下来。
注释:
- 鸣鸠:一种鸟,鸣叫声美,通常指斑鸠。
- 欲住还行:想要停下来却又继续飞行,表现出不安定的状态。
- 拾得来禽:指捡到的鸟,意指对事物的追求。
- 啄来啄去:鸟不停地啄食,暗示着无果的忙碌。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鸣鸠”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爱情和思念,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秋,正是万里在田园中游玩的时节。此时的田园风光,鸟鸣花香,令人心生欢愉。诗中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初秋行圃四首》通过对鸠鸟的描绘,展现了初秋的宁静与自然生动的景象。诗中两只鸣鸠在花梢间飞翔,它们的欲住与行的矛盾状态,似乎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安定与追逐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无常。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在写景中,杨万里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出一种对无果追求的淡淡无奈,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梢飞下两鸣鸠:描绘了秋天的花园里,两只鸠鸟在花梢间飞舞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初秋的生机。
- 欲住还行行复留:鸠鸟在飞行中似乎有停下来的意图,但又不愿停留,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
- 拾得来禽吞不得:即使抓住了鸟,也无法真正享受,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难以实现。
- 啄来啄去竟成休:鸟在啄食中虽不知疲倦,但最终无果而终,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与虚无。
修辞手法:
- 比喻:鸠鸟的飞行象征着人们生活中的追求与迷失。
- 拟人:鸠鸟有欲停与继续飞行的矛盾,赋予了鸟类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鸠鸟的飞行象征,反映出人们在追求中常常感到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鸠:象征爱情与思念,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花梢: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机,烘托出初秋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鸟? A. 麻雀
B. 鸠
C. 金翅鸟
D. 燕子 -
诗中“欲住还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安定
B. 迷茫
C. 快乐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啄来啄去”主要指什么? A. 鸟在寻找食物
B. 鸟在争斗
C. 鸟在嬉戏
D. 鸟在休息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杨万里: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杨万里则更注重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