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鸟·其三》

时间: 2025-01-10 22:54:37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鸟·其三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归来的鸟儿,在林间徘徊。它并不思念遥远的天空,而是欣喜地回到了旧时的栖息之地。虽然没有了昔日的伙伴,但周围的鸟鸣声依然和谐。每天日落时分,空气清新,心中感到悠然自得。

注释

  • 翼翼:形容鸟儿轻盈的样子,带有小心翼翼的意味。
  • 训林:指鸟儿在树林中徘徊、活动。
  • 天路:指天空中飞翔的路途。
  • 旧栖:指鸟儿以前停留的地方。
  • 昔侣:指以前的伙伴。
  • 众声:指鸟儿的叫声。
  • 悠然:指心情宁静、自在。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归鸟”本身可以引申为对故乡的怀念和归属感,常在古诗中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以其田园诗闻名,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陶渊明创作此诗时,正处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的深刻体悟中,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归鸟·其三》通过描绘一只归来的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依恋。诗中的鸟儿象征着归属与宁静,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以“翼翼归鸟”引入,表现鸟儿轻盈的状态,紧接着“训林徘徊”,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林间的自在活动,仿佛在讲述它在自然中寻找归属的故事。而“岂思天路,欣及旧栖”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故乡的向往,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的气氛,尤其是最后两句“日夕气清,悠然其怀”,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一起,表达了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诗人在鸟儿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其独特的田园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翼翼归鸟”:生动描绘了一只归来的鸟,形象轻盈可爱。
  • “训林徘徊”:鸟儿在森林中徘徊,表现出其对环境的适应与依恋。
  •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鸟儿并不思念远方的天空,反而欣喜地回到旧栖息之地,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虽然没有以前的伙伴,但周围的声音依然和谐,显示了一种孤独中的宁静。
  •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环境,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

修辞手法

  • 比喻:鸟儿象征着自由与归属。
  • 拟人:将鸟儿的活动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状态。
  • 对仗:如“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鸟:象征归属与自由,代表着追求自然生活的理想。
  • :自然环境的象征,带来宁静与安逸。
  • 旧栖:代表记忆与怀念,唤起对过去的情感。
  • 众声:指代自然界的和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翼翼归鸟”中的“翼翼”是什么意思?

    • A. 大声鸣叫
    • B. 轻盈的样子
    • C. 迅速飞翔
  2. 诗人对“旧栖”的感受是:

    • A. 留恋
    • B. 忘记
    • C. 渴望
  3. 诗中表现鸟儿归来的环境是:

    • A. 喧嚣
    • B. 清新
    • C. 阴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鸟·其三》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静生活的向往。陶渊明通过鸟儿的归来,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而王维则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话,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些作品共同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