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 其三》

时间: 2025-01-25 18:11:46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贫士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老者荣叟的歌声悠扬,心情愉悦地弹奏着琴。
我本来是个平凡的人,唱着清雅的歌曲,悠然自得。
重华(指重华神仙)离开我已经很久,贫士(我)在世间寻求安慰。
我的衣衫虽旧,却遮不住肘部,藜羹(藜蒿做的羹)常常难以斟满。
我岂能忘记穿上轻薄的裘衣,只要得到的不是我所倾心的。
赐给我的不过是一些表面的东西,难以洞察我的内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荣叟:古代对老人的尊称,这里指代有德高望重的老者。
  • 重华:指重华神仙,传说中的仙人,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
  • 贫士:贫穷的士人,自谦的称呼。
  • 弊襟:破旧的衣襟。
  • 藜羹:用藜蒿煮成的羹,表示简朴的饮食。
  • 轻裘:轻便的皮衣,象征富贵的生活。
  • :赐予,赋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重华”常用于描述追求长生和不朽的意象,反映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作品常常涉及到隐逸生活和个人理想,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价值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隐士,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而著称。他反对社会的浮华,向往田园生活,作品中常有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政治腐败和战乱,他选择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此诗写于他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贫困但自由的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物质的淡薄态度。

诗歌鉴赏

《咏贫士 其三》是陶渊明对贫士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不仅描绘了贫士的生活状态,还透视了陶渊明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开头的“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表明了尽管生活贫困,但心中仍有乐趣和满足,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诗人提到“清歌畅商音”,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和谐的追求。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可以看作是对理想生活的追忆,重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贫士”则体现了现实的无奈。接下来,诗人直面现实的窘迫,“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悲观,反而通过对“轻裘”的提及,表达了对世俗富贵的漠视。

最后两句“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则是对外界的反思,尽管外界给予的东西无法真正理解他的内心,显示了陶渊明对自我价值和内心世界的重视。整首诗在简朴的言辞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陶渊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体现了他作为隐士的高洁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老者的音乐给人以欣慰,表明他内心的乐观与满足。
  2.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强调诗人对生活的自然态度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3.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4.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描绘了生活的困窘与艰辛,却也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接受。
  5.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表达了对物质的淡薄,更在意内心的真实感受。
  6.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强调外界的理解无法触及内心的真实,反映了诗人对自我的坚定与清醒。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弊襟不掩肘”与“藜羹常乏斟”形成对比,强调了生活的窘迫与简朴;“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的超然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贫士生活的理解与接受,展示了陶渊明宁静、超然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荣叟:象征智慧与长寿,代表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2. 清歌:代表内心的和谐与愉悦。
  3. 弊襟:象征贫困与生活的艰辛。
  4. 藜羹: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5. 轻裘:代表世俗的富贵与物质的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清歌畅商音”指的是什么?
    A. 乐器演奏
    B. 内心的和谐
    C. 生活的艰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弊襟不掩肘”暗示了__

  3. 判断题:陶渊明在诗中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对/错)

答案:

  1. B
  2. 生活的贫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另一首关于隐逸与自然生活的诗作,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而王维则融合了山水与诗情,表现出一种淡雅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集》
  • 《魏晋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