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九日得晴字》

时间: 2025-01-11 16:57:51

九十分秋夜气清,半轮沧海试新晴。

东窗漏转花移影,南浦风高雁有声。

千里美人圆缺恨,一尊词客古今情。

相呼莫厌枫林醉,玄鬓年来祇自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九日得晴字
作者: 梁士楚 〔明代〕

九十分秋夜气清,
半轮沧海试新晴。
东窗漏转花移影,
南浦风高雁有声。
千里美人圆缺恨,
一尊词客古今情。
相呼莫厌枫林醉,
玄鬓年来祇自惊。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个九月中秋的夜晚,气候清新温和;
半轮明月映照着广阔的海面,正好是个好天气。
东边的窗户透过光线,花影随之移动;
南边的水边,风高雁鸣,声声入耳。
千里之外的美人,月圆月缺都令人心生遗憾;
在这一杯酒中,激荡着古今词客的情怀。
相聚时刻别厌倦在枫林中沉醉,
在这白发渐生的年岁里,心中只感到惊讶。

注释:

  • 九十分:指的是中秋时节,夜晚的清爽。
  • 沧海:泛指大海,代表广阔的景象。
  • 漏转:光影的流动,指自然景物的变化。
  • 千里美人:指远方的佳人,表达思念之情。
  • 词客:指写词的诗人或词人,强调文人的情感。

典故解析:

  • 中秋: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
  • 雁有声:雁鸣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特别是在秋天。
  • 枫林醉:枫树在秋天变红,代表着美好的景象与诗酒相伴的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士楚,明代诗人,字子明,号蓬溪,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诗风较为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恰逢九月的晴朗夜晚,诗人通过月亮、花影、雁鸣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中秋九日得晴字》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抒情诗,梁士楚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中秋夜景。开篇的“九十分秋夜气清”,不仅勾画出秋天的清朗气候,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明快的基调。半轮明月照耀着辽阔的海面,象征着团圆与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窗外花影摇动的细腻景象,以及南岸高风中传来的雁鸣,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在情感层面,诗中“千里美人圆缺恨”,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诗人通过酒与词的结合,展现了他对古今情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历史感。最后一句“相呼莫厌枫林醉”,则邀约友人共醉于红叶之下,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和哲思,表现了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十分秋夜气清:描绘了清澈的秋夜,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半轮沧海试新晴:明月与大海的交辉,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3. 东窗漏转花移影:窗外的景象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变动,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4. 南浦风高雁有声:南边的水边传来高飞大雁的鸣叫,增添了秋天的意境。
  5. 千里美人圆缺恨: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孤独感。
  6. 一尊词客古今情:词人通过酒来抒发古今情怀,表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7. 相呼莫厌枫林醉:邀请友人共饮,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8. 玄鬓年来祇自惊:感叹年华流逝,白发渐生,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半轮沧海”比喻明月,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秋夜、明月、雁声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中秋这一节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生命、友情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为作品增添了哲学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夜:象征宁静与清爽,营造出诗的背景。
  2.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常用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3. 花影:象征生命的灵动与短暂。
  4. 雁声:象征离别与思念,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5. 枫林:象征秋天的美丽与丰收,寓意着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里美人圆缺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2. 诗中提到的“枫林醉”主要与哪个节日相关?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D. 清明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A. 明月
    B. 雁声
    C. 玄鬓
    D. 花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中秋九日得晴字》在主题上都涉及思念与孤独,但李白更多的是个人的内心挣扎,而梁士楚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友情的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背景与风格》

以上内容为对《中秋九日得晴字》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