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应禅师》

时间: 2025-02-04 15:44:20

寒天仍远去,离寺雪霏霏。

古迹曾重到,生涯不暂归。

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

巡礼何时住,相逢的是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灵应禅师
寒天仍远去,离寺雪霏霏。
古迹曾重到,生涯不暂归。
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
巡礼何时住,相逢的是稀。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冬天依然过去,离开寺庙时雪花纷飞。
曾经多次到过的古老遗迹,如今的生活却无法暂时归还。
在山上修禅的店铺里,夜晚的烛光微弱。
何时才能停留在这里朝圣,能够再相见的机会实在稀少。

注释:

  • 寒天:寒冷的冬天。
  • 霏霏: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 古迹: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 重到:再次到达。
  • 生涯:生活、生存。
  • 坐禅:修行时的坐姿,指禅宗的修行方式。
  • 补衲:缝补僧衣。
  • 夜灯微:夜晚的灯光微弱。
  • 巡礼:朝圣、拜访圣地。
  • 相逢的是稀:再相见的机会很少。

典故解析:

此诗主要围绕禅宗的修行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唐代禅宗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提到的“古迹”与“巡礼”涉及到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与追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唐代是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字景明,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周贺的诗多涉及山水、禅宗等题材,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灵应禅师”创作于唐代,可能是在佛教盛行的背景下,诗人为送别一位修行的禅师而作。此时,禅宗文化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禅宗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离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开头两句以寒冷的天气和纷飞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映射出诗人面临别离的心情。接下来的“古迹曾重到”表明诗人与这位禅师之间曾有的深厚情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生活的变迁使得重聚变得愈发困难。

“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坐禅的环境与微弱的灯光,使得夜晚的宁静显得格外沉重,仿佛在诉说着修行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而最后两句“巡礼何时住,相逢的是稀”,则流露出对未来相逢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形成了深刻而动人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天仍远去:体现了季节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
  2. 离寺雪霏霏:描绘了离开寺庙时的情景,强调了离别的氛围。
  3. 古迹曾重到:回忆过去多次到访的经历,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4. 生涯不暂归:表达了生活的忙碌与无法回归的遗憾。
  5. 坐禅山店暝:营造了一个寂静的修行环境,传达出孤独感。
  6. 补衲夜灯微:暗示着生活的艰难与微弱的希望。
  7. 巡礼何时住: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8. 相逢的是稀:强调了人与人相见的难得,增添了悲凉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寒天”、“雪霏霏”作比,形象地表达了情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坐禅”、“山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禅意深远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相聚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 寒天:象征着生命的冷清与孤独。
  • 雪霏霏: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古迹: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 坐禅:体现了内心的修行与对宁静的追求。
  • 夜灯微:象征着微弱的希望与艰难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迹”指的是什么? A. 古老的建筑
    B. 自然风景
    C. 个人经历
    D. 生活琐事

  2. “寒天仍远去”的意思是: A. 冬天结束
    B. 冷清的日子依然存在
    C. 离开寺庙时天气变暖
    D. 诗人对天气的无所谓

  3. “相逢的是稀”表达了什么? A. 未来相见的机会很多
    B. 离别的伤感与珍惜相遇的情感
    C. 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