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楚起寒色,长沙犹未还。
世情何处淡,湘水向人闲。
空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
孤云万馀里,惆怅洞庭间。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寒意在平楚大地上悄然升起,长沙的温暖依然未曾回归。世间的情感何处变得淡薄,湘水在眼前显得格外悠闲。空中的翠鸟隐匿于高空,夕阳正缓缓西沉,归向远方的山峦。孤云飘浮在万里之外,心中对洞庭湖感到一阵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楚:指楚地,古代的楚国,位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里指的是楚地的秋色。
- 长沙:湖南省的省会,诗中指代未回归的温暖。
- 世情:世间的情感与世态。
-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的主要河流。
- 空翠:空中的绿色,即天空中飞翔的鸟。
- 高鸟:高飞的鸟,象征高远的志向或自由。
- 夕阳: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孤独与漂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整体意象与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体验,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深秋时节,诗人站在江楼上,面对自然景色,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和世情的淡薄,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情冷暖的感慨。开篇的“平楚起寒色”即设定了一个冷清的秋天氛围,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而“长沙犹未还”则表现出一种对温暖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人通过“世情何处淡”反映出对人情冷漠的无奈,似乎在说世间的情感变得如此淡薄,令人心生惆怅。
“空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与愁苦的心情。空中的鸟和夕阳的落下都暗示着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与失落。最后一句“孤云万馀里,惆怅洞庭间”将情感推向高潮,孤云与洞庭湖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楚起寒色:描绘了楚地的秋意,暗示季节的变化和寒冷的到来。
- 长沙犹未还:长沙的温暖尚未回归,反映了作者内心对温暖的渴望。
- 世情何处淡:在感慨世态的冷淡,表达了对人情的失望。
- 湘水向人闲:湘水的流淌显得悠闲,展现了自然的宁静。
- 空翠隐高鸟:高空的鸟儿与空中的翠色交织,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夕阳归远山:夕阳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来一种惆怅。
- 孤云万馀里:孤独的云漂浮在万里之外,表现出一种漂泊的心境。
- 惆怅洞庭间:对洞庭湖的惆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内心孤独的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云”与“空翠”,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
- 拟人:自然景象如水、云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情冷淡的失望,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色:象征着秋天的冷清与孤寂。
- 长沙:代表着温暖与希望,反映出对过去的眷恋。
- 湘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悠闲的生活。
- 空翠: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孤云:代表着孤独与漂泊的心情。
- 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洞庭:象征着广阔的自然与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楚”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湖北
- B. 湖南
- C. 广东
-
“夕阳归远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寂寞
- B. 时光流逝
- C. 自由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将周贺的《杪秋登江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高楼的景象,但周贺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王之涣的作品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