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 抛俗
作者: 王丹桂 〔元代〕
宦途好似水,东流得失几时休。
选甚王侯黎庶,无常限到难留。
争如解放名缰锁,且免了闲愁。
异日三丹结正,携云却访瀛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宦海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水,得与失总是难以停歇。对于王侯与百姓的选择,似乎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也难以长久留驻。与其被名利所束缚,倒不如解开这些枷锁,免去那些无谓的忧愁。未来有一天,三丹(即三位仙人)将与我相遇,我将携着云彩去访寻那遥远的瀛洲(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注释:
- 宦途:指官场之路。
- 东流:形容水流向东,隐喻人生的流逝。
- 王侯黎庶:王侯与平民,代表社会的不同阶层。
- 无常限:没有固定的期限或限制。
- 解放名缰锁:解除名利的束缚。
- 三丹:指道教的三位仙人。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丹桂是元代的一位词人,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王丹桂的词风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仕途失望的时期,反映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朝中措 抛俗》这首词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宦途好似水”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宦海的变幻无常,随之而来的“得失几时休”更是道出人生的无奈。词人并不满足于王侯与黎庶的选择,认为在无常的环境中,名利与地位的追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接着,词人提出了解放自身的想法,强调与其被名缰锁束缚,不如寻求内心的自由,免去世俗的烦恼。最后的“异日三丹结正,携云却访瀛洲”则展现了词人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出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词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的美好追求,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宦途好似水:将官场比作奔流不息的水,暗示其流动性和无常。
- 东流得失几时休:得失之间似乎没有尽头,人生总在不断变化中。
- 选甚王侯黎庶:对社会地位的无奈选择,反映出对名利的思考。
- 无常限到难留:无常的现象使得留驻变得困难。
- 争如解放名缰锁:强调与其被名利束缚,不如寻求自由。
- 且免了闲愁:追求自由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烦恼。
- 异日三丹结正:展望未来,期待与仙人相遇。
- 携云却访瀛洲:希望能追寻理想中的精神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宦途比作水流,生动形象。
- 对仗:如“得失几时休”“王侯黎庶”,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开,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
- 名缰锁:象征名利对人的束缚。
- 三丹与瀛洲:象征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代表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宦途好似水”中的“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流动与变化
C) 生命 -
“争如解放名缰锁”中,词人希望解除的是什么? A) 友谊
B) 名利的束缚
C) 家庭负担 -
瀛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境地
C) 个人的困境
答案:
- B) 流动与变化
- B) 名利的束缚
- B) 理想的境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王丹桂的《朝中措 抛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饮酒作乐,而王丹桂则倾向于对官场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古代诗词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