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

时间: 2025-01-25 02:39:25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
作者:陶元淳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傍晚时分,归途的宁静与孤寂。黄昏时分,城镇的暮色最先降临,乡间的人声渐渐稀少。山中深处难以见到月光,水面昏暗,仿佛要溅湿我的衣裳。魑魅(山鬼)厌恶人类的经过,虫沙(小虫和沙子)在地面飞舞。虽然迷途,但我知道并未走远,寺中的钟声响起,仿佛在呼唤我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暝色:指黄昏或夜晚的色彩。
  • 人声:指人们的说话声。
  • 魑魅:传说中的鬼怪,象征着山中的危险和神秘。
  • 迷途:迷失方向,走错路。
  • 钟起:寺庙的钟声响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魑魅”,源于古代神话,象征着隐秘的危险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钟声则象征着宗教的召唤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元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陶元淳归寺的途中,结合了个人的归属感与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归寺的情景。首句“暝色城先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归途的孤独和思索。接下来的“人声野更稀”,进一步渲染了乡间的寂静,使人感到一种逐渐远离喧嚣的心境。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思考。山中的深邃与水色的昏暗,象征着人内心的迷惘与不安。而“魑魅憎人过”,则引入了鬼怪的意象,暗示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两句“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则是诗的高潮,钟声的响起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也象征着归属和心灵的召唤,诗人在返回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归家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陶元淳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人生哲思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城先到:黄昏的色彩首先在城市中显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人声野更稀:乡间的人声愈加稀少,表现出归途的孤寂。
  3. 山深难得月:山中深处难以见月光,象征着人内心的迷茫。
  4. 水暗欲溅衣:水面昏暗,似乎要湿了衣裳,带有一种不安的情绪。
  5. 魑魅憎人过:魑魅是对人类的排斥,暗示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6. 虫沙得地飞:虫沙飞舞,描绘了自然的生机。
  7. 迷途知未远:虽然走错了路,但心中仍有方向感。
  8. 钟起唤君归:钟声响起,仿佛在召唤诗人回家,传达出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构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魑魅憎人过”,赋予了鬼怪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归途的孤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归属的渴望。诗人在黄昏的环境中,感受到内心的迷惘与对家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暝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 钟声:象征着指引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魑魅”指的是什么? A. 鬼怪
    B. 动物
    C. 植物

  2. “迷途知未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不安

  3. 诗的最后几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 鬼怪
  2. B. 希望
  3. B. 对归家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夜泊牛津》与《暮归僧寺》的对比:

  • 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夜泊牛津》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暮归僧寺》则强调对归属的思考。
  • 诗人的情感表达上,《夜泊牛津》更为激昂,而《暮归僧寺》则显得更为淡泊。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陶元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