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山》
时间: 2025-01-25 02:3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董奉山
作者: 陈师韩 〔宋代〕
院宇萧萧锁暮烟,
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
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
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
始信乡民不妄传。
白话文翻译:
这座院子静寂而萧瑟,笼罩在黄昏的烟雾中,
往昔的人曾在这里见证升仙的奇迹。
我静静地看着今天流淌的水,
想必就是当年炼药的泉水。
坐在这里,山川似乎变得陌生,
林中的僧人已在此行走了很多年。
我来到这里寄宿,想必会怀念古人的事迹,
这才明白乡民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院宇:院落和房屋。
- 萧萧:形容声音或景象的凄清、冷落。
- 锁:这里指的是笼罩、包围的意思。
- 升仙:指的是成仙、得道。
- 流渠水:流动的水。
- 炼药泉:指的是炼制药物用的泉水。
- 疑改旧:似乎变化了。
- 寄宿:暂住。
- 怀古:怀念古人。
- 乡民:当地的居民。
- 妄传:虚假的传说。
典故解析:
“董奉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山,传说中曾有修道者在此炼药成仙。诗中提到的“昔人曾见此升仙”暗指古代传说,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及其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韩是宋代诗人,字子昂,号天隐,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常表现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董奉山时,受当地环境与传说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董奉山》是陈师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人文传承的敬畏。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院落的萧瑟与暮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昔日升仙的传说,展示了董奉山的神秘与魅力。诗中“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一句,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历史的追溯,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末尾的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乡民传说的信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尊重与对当下的思考。整首诗语句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又有对历史悠久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宇萧萧锁暮烟:描绘了一个孤寂的院落,黄昏时分的景象令人感到冷清。
- 昔人曾见此升仙:提到古代修道者曾在此地得道成仙,暗示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 静看今日流渠水:诗人面对流动的水,心中引发对历史的联想。
- 应是当年炼药泉:水流的源头与古代炼药的泉水相连,表明时间的延续。
- 座上山川疑改旧:坐在这里,山川似乎有了变化,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 林中僧行尽长年:林中僧人的行踪似乎已久,暗示历史的延续性。
- 我来寄宿应怀古:诗人来到此地寄宿,自然会怀念古人的事迹。
- 始信乡民不妄传:最终明白乡民的传说并非虚构,体现了对历史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渠水”比作“炼药泉”,暗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 对仗:诗句的对称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将“山川”赋予情感,强调诗人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古人事迹的怀念与对乡民传说的信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落:代表人类的居住空间,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暮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历史的延续。
- 僧人:代表着修道与心灵的追求,体现对精神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昔人”指的是:
A. 现代人
B. 古代修道者
C. 诗人自己 -
“流渠水”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源泉
B. 时间的流逝
C. 现实的无常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对现代生活的无奈
B. 对历史的怀念与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津怀古》(张孝祥)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陈师韩的《董奉山》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但杜甫更加强调个人的悲凉和社会的动荡,而陈师韩则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显示了不同时代的诗人对历史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师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