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绳皋前辈忆塞垣元韵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4:57:13

胜游转瞬往仍还,三月秋光一霎间。

最不忘惟松下月,极萦情是雨中山。

塞垣聚首惊陈迹,京国比邻忆旧颜。

自觉壮心犹未已,那堪相对鬓毛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胜游转瞬往仍还,三月秋光一霎间。
最不忘惟松下月,极萦情是雨中山。
塞垣聚首惊陈迹,京国比邻忆旧颜。
自觉壮心犹未已,那堪相对鬓毛斑。

白话文翻译:

游玩的岁月一瞬即逝,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三月的秋光转瞬即逝,仿佛只是一刹那。
我最不忘的,是那松树下的明月,心中最萦绕的,是那雨中的山景。
在边塞聚会,惊叹于往日的痕迹;在京城相邻,追忆旧时的面容。
我自觉壮志未已,面对面的时候更是感叹白发苍苍。

注释:

  • 胜游:意指美好的游玩经历。
  • 转瞬:一瞬间,形容时间的飞逝。
  • 三月秋光:三月的光景,可能指春天即将结束,夏天的光景即将来临。
  • 松下月:松树下的明月,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极萦情:深深缠绕的感情。
  • 塞垣:边塞的墙垣,象征边疆的聚会。
  • 京国:京城,指的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 壮心犹未已:壮志仍然未减,表达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学闵,清代诗人,著名于其词作和诗作,风格多样,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边塞,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深刻。诗的开头“胜游转瞬往仍还”,即刻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怀旧的情绪。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交融,使得诗人对往昔的珍惜愈发显得珍贵。接下来的“松下月”和“雨中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仿佛在松树下的明月与雨中的山景中找到了某种安慰与寄托。

而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聚会与回忆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对往日朋友与旧时光的眷恋。诗的结尾“自觉壮心犹未已,那堪相对鬓毛斑”,则表达了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诗人心中依旧怀有壮志,只是面对白发的无奈,愈发显得心潮澎湃却又无力感叹。整首诗在抒情中夹杂着对时间与理想的思考,既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追求,形成了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胜游转瞬往仍还:游玩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 三月秋光一霎间:三月的秋光似乎转瞬即逝,象征着时光的短暂。
    • 最不忘惟松下月:在这段时间中,最难以忘怀的,是松树下的明月。
    • 极萦情是雨中山:心中最挂念的,是雨中那遥远的山。
    • 塞垣聚首惊陈迹:在边塞的聚会,惊叹于过去的历史遗迹。
    • 京国比邻忆旧颜:在京城相邻之处,怀念旧友的容颜。
    • 自觉壮心犹未已:感到自己的壮志依然未减。
    • 那堪相对鬓毛斑:面对面时,看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心中更感惋惜。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构建了意境,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例如,“松下月”与“雨中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壮志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久的情感。
  • 明月:代表思念与宁静。
  • 雨中山: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鬓毛斑: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下月”象征什么?

    • A. 忘却
    • B. 思念与宁静
    • C. 无奈
  2. “自觉壮心犹未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放弃理想
    • B. 追求理想的坚定
    • C. 对时间的无奈
  3.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时光流逝与理想追求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思念与怀念,情感细腻而真挚,而曹学闵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了时间流逝与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曹学闵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