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赏菊》
时间: 2025-01-11 01:4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子初归,芙蓉乍老,苍苔院落桐阴小。一帘疏雨晚来晴,繁香不断寒花袅。著谱人非,餐英事杳,风流未必今时少。且须痛饮读离骚,灵修岂肯捐芳草。
白话文翻译
燕子刚刚归来,芙蓉花似乎已经开始凋谢,院落里苍苔覆盖,阳光透过小小的桐树阴影洒下。傍晚时分,细雨过后天气转晴,香气四溢的寒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作曲的人不再,品尝盛世的事已成往事,风流雅士未必就少于现在。我们不妨痛痛快快地饮酒,吟诵《离骚》,灵魂的修养怎能舍弃芳草呢?
注释
- 燕子:代表春天的到来。
- 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美丽与短暂。
- 苍苔:指青苔,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寒花:冬季盛开的花,象征坚韧。
- 《离骚》:屈原的长诗,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鸿儒,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踏莎行 赏菊》创作于该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 赏菊》是一首以秋景为背景的词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化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夏天的逝去,燕子的归来象征着生机,而芙蓉的凋谢则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苍苔与桐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疏雨晚来晴”描绘了秋雨后的新鲜气息,反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生命态度。繁香的寒花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韧性与美丽。后半部分,诗人则由自然景象转向人生哲思,强调即使身处繁华的今世,古人的精神与文化仍然值得我们去追求和饮咏。他提到要“痛饮读离骚”,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崇敬,更是对自身灵魂的修养与提升。
整首词情景交融,感叹自然与人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深沉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子初归:象征春天的到来。
- 芙蓉乍老: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苍苔院落桐阴小:营造出一个幽静的环境。
- 一帘疏雨晚来晴:描绘雨后的清新气息。
- 繁香不断寒花袅:象征坚韧与生命的延续。
- 著谱人非:感慨古人已去,文化仍存。
- 餐英事杳: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风流未必今时少:强调当下生活的丰富。
- 且须痛饮读离骚:提倡享受生活和文化。
- 灵修岂肯捐芳草: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子”与“芙蓉”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寒花在微风中“袅”,赋予了花灵动的特性。
- 对仗:如“著谱人非,餐英事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强调对文化的传承与对生命韧性的赞美,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燕子:春天和生机的象征。
- 芙蓉:美丽与短暂的象征。
- 苍苔:静谧与岁月的象征。
- 寒花:坚韧与生命力的象征。
- 《离骚》: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燕子初归”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结束
- C. 夏天的开始
- D. 冬天的来临
-
诗中提到“寒花”,它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短暂
- C. 坚韧
- D. 生机
-
“且须痛饮读离骚”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 A. 享受生活
- B. 忧国忧民
- C. 追求功名
- D. 避世隐居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鸿儒与李白的诗歌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王鸿儒更注重对文化的追求,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