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诸子
苏辙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后辈的期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认为,子弟们的才华并不可恨,追求功名也有其传统的道理。然而,面对生活的困苦,常常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心力交瘁于田园的劳作。人生的志向在于顺应天命,而自己则应当闲适地养护自己的根本。就像游鱼脱离了水源,终究难以飞翔。
注释:
- 诸子:指的是后辈、子女。
- 才不恶:才华并不是坏事。
- 功名:指追求的名利。
- 穷愁念父母:在困境中思念父母。
- 心力尽田园:心力耗尽在田间辛劳。
- 志在要须命:志向应当顺应天命。
- 游鱼脱渊水:比喻离开水源的鱼,暗示失去生存基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明允,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词、散文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示诸子》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经济困苦的年代。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后辈的期望,以及在逆境中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示诸子》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后辈的劝诫,传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表明了对年轻一代追逐名利的理解,强调才华和追求并非坏事,而是人之常情。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在名利背后的无奈和苦闷,尤其是“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一句,透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此外,诗中“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强调应顺应命运而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一句“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离开根本的个体难以生存的道理,告诫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根基。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展现出浓厚的亲情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子才不恶:表达对后辈才华的认可,认为追求功名并不令人厌恶。
- 功名旧有言:历史上对功名的追求有其合理性。
- 穷愁念父母:在困境中,诗人常常想起父母,表现出对家庭的关心。
- 心力尽田园:辛勤劳作使得心力交瘁,反映生活的艰辛。
- 志在要须命:志向应当顺应命运,强调天命的重要性。
- 身闲且养源:生活要保持闲适,培养内心的根基。
- 游鱼脱渊水:比喻离开生存环境的个体难以存活。
- 何处有飞翻:强调没有基础就难以实现更高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游鱼脱渊水,形象生动地比喻离开基础的困境。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后辈的劝诫,强调要懂得珍惜家庭和人生的根基,追求功名与理想时应当关注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真实,同时顺应天命而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鱼:象征自由与追求,但缺乏根基则难以生存。
- 田园:象征劳动与生活的基础,代表着辛勤付出。
- 父母:象征亲情,强调对家庭的思念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游鱼脱渊水”比喻什么?
- A. 自由
- B. 失去基础
- C. 成功
- D. 亲情
-
“穷愁念父母”表达了作者对谁的思念?
- A. 朋友
- B. 兄弟
- C. 父母
- D. 爱人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功名
- B. 珍惜家庭与根基
- C. 享受生活
- D. 寻找自由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家庭的思念。
- 《春望》杜甫:反映对社会动荡的关心与对家庭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辙的《示诸子》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体现了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但苏辙更强调命运与内心的安宁,而白居易则更多表现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