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时间: 2024-09-19 20:56:20

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白话文翻译:

天坛和王屋山在北方侵入河流,它们的高度比嵩山多出一倍。虽然这些地方还有些清雅的气息,但由于世俗的羁绊,终究难以避免变成魔障。

注释:

  • 天坛:指天坛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王屋:王屋山,位于中国河南省,因其形态而闻名。
  • 侵河:指山脉向河流方向延伸,形象地描述了山的地理位置。
  • 高比嵩丘一倍多:意为这些山比嵩山的高度多出一倍,强调其巍峨。
  • 清灵:清雅而灵动的气息。
  • 俗缘深重:指世俗的羁绊和深厚的情感。
  • 奈成魔:难以避免地变成魔障,寓意被世俗的事物所困扰。

典故解析:

  • 嵩丘:指嵩山,位于河南,是道教的重要圣地,历史悠久。
  • 天坛:在古代是祭天的地方,象征着与天的沟通与灵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以诗文见长,风格豪放。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洛阳任职期间,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坛、王屋等名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俗事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方式强调了山体的高大,给人以震撼。诗中提到的“小有清灵”则暗示了自然的纯净与灵动,与后文“俗缘深重”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世俗对人心灵的影响。整首诗在描绘壮美山川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思索,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坛王屋北侵河”:天坛和王屋山在北方侵入河流,描绘了山川的雄伟景象。
    • “高比嵩丘一倍多”:强调了这些山的高度,表现出其巍峨气势。
    • “小有清灵今尚在”:虽然这些山还有清雅的气息。
    • “俗缘深重奈成魔”:但因世俗的羁绊,终究难以避免地被困扰。
  • 修辞手法

    • 夸张:通过“高比嵩丘一倍多”强调山的高度。
    • 对比:清灵与俗缘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矛盾。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高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无奈,反映了人心灵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天坛:象征着高洁与灵性,代表自然之美。
  • 王屋:代表雄伟,传达出一种力与美的结合。
  • 清灵: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 俗缘:代表着世俗的羁绊,暗示生活的复杂与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与河流的关系是什么? A. 山在河流之南
    B. 山在河流之北
    C. 山与河流无关

  2. “俗缘深重”中的“俗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世俗的羁绊
    C. 个人的情感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他对自然的向往? A. 清灵的气息
    B. 高大的山脉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的生活情趣。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