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
时间: 2025-01-11 14:5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阙角孤高特地迷,
迷藏浑忘日东西。
江流入海情无限,
莫雨连山醉似泥。
梦里兴亡应未觉,
后来愁思独难齐。
只堪留作游观地,
看遍峰峦处处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神秘的境地,阙角高耸,令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忘却了日夜的更替。江水奔流入海,情感是无尽的;而连绵的雨使山川变得模糊,仿佛让人沉醉于泥沼之中。梦中或许并未意识到兴亡的更替,而在清醒后,愁思却难以齐心。此地只适合游览,纵然看尽山峦的低矮。
注释
阙角:指高耸的角楼,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于城墙和宫殿。
迷藏:迷失,隐藏。
江流入海:江水流入大海,象征着情感的无尽与奔腾。
莫雨:连绵的雨水。
醉似泥:形容因雨水而导致的泥泞状态,表达人在其中的无奈与沉醉。
梦里兴亡:在梦中对国家兴亡的感知与觉察。
游观地:游览的地方。
峰峦:山峰,指高山的连绵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游历扬州时,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历过多次兴衰,诗人通过对扬州旧址的描绘,表达了历史变迁带来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反思。
诗歌鉴赏
《扬州五咏》中的《摘星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阙角孤高”的景象,传达出一种人对历史、时间的迷茫与思考。首句“阙角孤高特地迷”,便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接着“江流入海情无限”,则将视野拓展至自然之中,江水奔流不息,象征着情感的无尽与流动。
而“莫雨连山醉似泥”这句,诗人用雨水与泥泞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因环境而生的愁思。进一步的“梦里兴亡应未觉,后来愁思独难齐”,则透出一种历史的无奈,梦中的无知与现实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依恋,但又不禁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阙角孤高特地迷:高耸入云的阙角使人感到迷失,象征着地理和历史的孤立。
- 迷藏浑忘日东西:在迷失中忘却了日夜的交替,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的无知。
- 江流入海情无限:江水奔流向海,情感如同江水般无尽。
- 莫雨连山醉似泥:连绵的雨水让山峦模糊,似醉一般,表现出一种迷醉与无奈。
- 梦里兴亡应未觉:在梦中对国家的兴亡无法察觉,暗示历史的无意识。
- 后来愁思独难齐:苏辙在清醒后感到愁思难以平复。
- 只堪留作游观地:此地仅适合游览,暗含对历史无力感。
- 看遍峰峦处处低:游览过后,看到的山峦皆是低矮,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无尽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 拟人:用“醉似泥”来形容环境的状态,使意象更为生动。
- 对仗:如“日东西”与“情无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景致,体现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景致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阙角:象征孤独与高耸,代表历史的沉重感。
- 江流:象征生命与情感,代表时间的无尽与流动。
- 连山:代表自然,亦象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
- 梦:象征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阙角孤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宽阔
B. 孤独
C. 热闹
D. 安静 -
“江流入海情无限”中的“江流”比喻什么? A. 时间
B. 情感
C. 记忆
D. 自然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美
B. 历史变迁
C. 个人成就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反映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苏辙这首诗都探讨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渺小,但苏轼更多表现对未来的期望,而苏辙则侧重于对过去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苏辙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