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之塑维摩像》
时间: 2025-01-24 05:0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粟如来瘦如腊,
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
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
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
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
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
两目视物犹炯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
强翦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
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
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
时有游僧施钵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瘦弱如同腊肉般的佛像,它坐在文殊菩萨的身旁,秋月如圆。法门的讨论似乎达到了极致,然而言语却再也无法传达。真正的贤人养心,舍弃身体,瘦并不是病,肥也不算美。谁会去雕塑这样的佛像呢?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枯瘦的老者,筋骨都快要散架了。隐居在几案旁,心已经灭去,身形如同病鹤,肩膀高耸。骨节散乱,身体松弛,眼睛却仍然明亮。叹息灵运不知所踪,强烈修剪美须,却只在两颊上。那人只把自己的身躯视作枯木,割去一只手臂也不算什么。更何况那些雕塑和画作都是身外之物,难道非得剥夺自我的庸俗才能自我成全?真正的人遗留下的思想世间无人识得,偶尔有游僧来施舍钵钱。
注释
- 金粟如来:指金色的佛像,常用来比喻佛陀。
-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着智慧与明理。
- 法门:佛教的教义与法则。
- 至人:指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智慧与慈悲兼具。
- 鲐皮:形容皮肤干瘪,像鱼的干皮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身体与精神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瘦弱佛像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对身体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瘦如腊”和“秋月圆”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碰撞。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诗人认为真正的“至人”应当超越肉体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中反复提到的“塑像”不仅仅是形象的雕刻,更象征着世人对物质的执着和对精神的忽视。通过对“割去右臂非所患”的描述,诗人指出在追求精神的道路上,肉体的损失并不足以构成真正的痛苦。这种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反省内心的真实需求。
此外,诗中对“游僧施钵钱”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了对于真正智慧的渴望。这种对心灵与肉体的辩证关系的探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人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粟如来瘦如腊:佛像瘦弱,暗示身体的脆弱。
- 坐上文殊秋月圆:佛像坐在文殊菩萨旁,象征智慧的圆满。
- 法门论极两相可:佛教教义讨论达到极致,但难以言传。
- 言语不复相通传:语言无法传递内心的真实感受。
- 至人养心遗四体:真正的人重视内心,抛弃肉体。
- 瘦不为病肥非妍:瘦弱并非疾病,肥胖也不算美。
- 谁人好道塑遗像:谁会去雕刻这样的佛像?
- 鲐皮束骨筋扶咽:描述佛像像枯木般的状态。
- 兀然隐几心已灭:心灵隐退,已无追求。
- 形如病鹤竦两肩:身形如同生病的鹤,形态可怜。
- 骨节支离体疏缓:身体散乱,松弛无力。
- 两目视物犹炯然:眼睛依然明亮,象征精神不灭。
- 长嗟灵运不知道:叹息灵运无知,失去方向。
- 强翦美须插两颧:不顾一切修饰外表。
- 彼人视身若枯木:将身体视作无用的枯木。
- 割去右臂非所患:即使失去身体一部分也无所谓。
- 何况塑画已身外:雕塑和画作都是外物。
- 岂必夺尔庸自全:难道必须剥夺自我才能完整?
- 真人遗意世莫识:真正的智慧无人理解。
- 时有游僧施钵钱:偶尔有僧人施舍,暗示社会的冷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瘦弱的佛像比作腊肉,强调其脆弱。
- 对仗:如“瘦不为病肥非妍”,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佛像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肉体与精神的关系,强调内心的追求高于外在的表现。通过对佛像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价值的反思与批判,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像:象征内心的追求与信仰。
- 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代表人们对智慧的渴望。
- 瘦与肥:象征肉体的执着与精神的充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苏辙
C. 李白
D. 白居易 -
“金粟如来”指的是哪个角色? A. 文殊菩萨
B. 释迦牟尼
C. 地藏菩萨
D. 阿弥陀佛 -
诗中提到的“至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A. 追求物质的人
B. 达到高尚境界的人
C. 普通百姓
D. 贫穷的人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探讨内心与外在的关系,但着重于人生哲理。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显示出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宋代重要诗作,帮助理解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分析》:详细解释古诗词的意象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