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2:48意思解释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原文展示: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
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
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嵩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白话文翻译:
绿叶在秋天的惊扰中渐渐变黄,官职却无处可寻,连林塘都显得稀少。
浮生早已是尘世的劳碌伴侣,眼睛虽病却依然能欣赏锦绣的诗章。
羞于见到旧友因梁苑荒废,梦中寻觅归路蜀山遥远。
怜惜你对我的情谊依旧,竹子性情清冷未受霜害。
魏红与姚黄交错相映,洛水边的每家每户都自建池塘。
游子贾生多有感触,闲官白傅的篇章也令人深思。
山中少室的云烟已经苍老,宫中连昌的草木依旧长青。
走出嵩高应当稍作停留,白发新过一番霜雪。
注释:
- 绿发:指树木的绿叶。
- 官居:指身居官职。
- 尘劳侣:指尘世的劳碌和朋友。
- 锦绣章:形容美好的诗文。
- 梁苑:古代的园林,指旧时的美好时光。
- 蜀山:指四川的山脉,象征归乡的路途遥远。
- 竹性:竹子的性情,象征清冷高洁。
- 魏红、姚黄:指花卉,代表美丽的事物。
- 洛水:指洛水,古代有名的水系。
- 贾生、白傅:指古代的文人,象征文化与诗歌。
- 少室:指少室山,象征岁月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和理学著称,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送别友人张耒赴寿安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身的感慨。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在送别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首联通过“绿发惊秋半欲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透露出岁月的流逝感。接下来的“官居无处觅林塘”,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这里不仅仅是对官职的思考,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诗意的追求,虽然身处尘世繁忙之中,但仍然渴望在诗词中寻得一丝慰藉。在诗中,苏辙通过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结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不变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发惊秋半欲黄:绿叶在秋风中摇曳,似乎已经快要变黄,暗示着季节的转变和岁月的流逝。
- 官居无处觅林塘:身居官位却无处可寻的闲适之地,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失落感。
- 浮生已是尘劳侣:浮生已成为尘世的劳碌伴侣,生活的疲惫与世俗的束缚。
- 病眼犹便锦绣章:即使眼睛有病,仍然能够欣赏美好的诗文,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
- 羞见故人梁苑废:见到旧友因时光流逝而荒废的美好时光,感到羞愧与惋惜。
- 梦寻归路蜀山长:梦中寻觅归乡的路途遥远,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 怜君顾我情依旧:怜惜你对我的情谊依然如故,表达对友谊的珍重。
- 竹性萧疏未受霜:竹子性情清冷未受霜害,比喻友谊的纯洁与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生”,将诗文比作“锦绣章”,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绿发”、“林塘”、“蜀山”等自然意象,表达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发:象征生机与青春。
- 林塘:象征自然与隐逸生活。
- 病眼:象征失去的理想与追求。
- 蜀山:象征归乡的渴望与遥远的距离。
- 竹性:象征高洁与坚韧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绿发惊秋半欲黄”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蜀山”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中“病眼犹便锦绣章”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
A. 对
B. 错
答案:
- B
- 对家乡的思念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同样描绘自然和人生感悟的诗作。
- 《送友人》(李白):表达离别情感,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
- 《月夜忆舍弟》(杜甫)则通过对月夜的描写流露对兄弟的思念,与苏辙的友谊主题相呼应,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苏辙的多首诗作,供读者参考。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