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时间: 2025-01-24 09:13:50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勉强穿上衣服已经四十余年了,与同僚相处的时光也多是在山中居住。今天早上,阳光照射到我窗前,袖子里装着几封来自幽静僧人的书信。家中信件一封封的反复往来,该如何计算呢?官府供给的米粮虽说五斗,却也不算无用。听说你秋天要来拜访,准备的只是简单的粟米和藜麦的汤,恰好而已。

注释:

  1. 勉强:勉力、勉为其难。
  2. 冠裳:衣服,指代装束。
  3. 同官:指与自己同官职的人。
  4. 三竿日:指太阳升起的时间,大约是早上九点。
  5. 幽僧:隐居的僧人,象征清静和淡泊。
  6. 家信:家中的书信,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7. 官供五斗:指官府供给的粮食,五斗是一个量词。
  8. 脱粟藜羹:指用脱去壳的粟米和藜麦做的汤,象征简朴的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涧溪,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三人合称“苏氏三父子”。苏辙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散文和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与友人交流的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中描绘了他清淡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在官场和隐居之间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他对自然、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勉强冠裳四十余”,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他在繁忙的官场中难以自拔的无奈。而“同官早几亦山居”则表现出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说明他对清幽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朝来过我三竿日”,通过具体的时间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袖有幽僧数纸书”,象征着知识与心灵的交流,幽僧的书信让他感受到一种超越官场杂务的清净与深思。再到“家信一廛何计反”,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点滴,流露出对家庭的眷恋与责任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探讨,体现了苏辙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家庭的珍视,值得后人深思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勉强冠裳四十余:勉力穿上衣服已经四十多年,表达对岁月的感叹与无奈。
  2. 同官早几亦山居:与同僚在山中居住的日子已经不短,展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朝来过我三竿日:今天早上,阳光洒在窗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袖有幽僧数纸书:袖子里藏着几封来自幽僧的信,象征着心灵的交流。
  5. 家信一廛何计反:家中的信件不断往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6. 官供五斗未应无:官府供给的粮食虽少,却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7. 闻渠秋后来相访:听说你秋天要来拜访,期待与友人的重聚。
  8. 脱粟藜羹只自如:准备的简单的家常菜,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勉强冠裳”与“同官早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幽僧”象征清静和智慧,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冠裳:象征身份与地位,代表世俗生活。
  2. 幽僧:象征智慧与宁静,代表内心的追求。
  3. 家信:象征亲情与思念,代表对家庭的眷恋。
  4. 粟藜羹:象征朴素生活,代表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僧”是指谁? A. 官员
    B. 隐居的僧人
    C. 朋友

  2. “勉强冠裳四十余”中“冠裳”指的是什么? A. 戴的帽子
    B. 身上的衣服
    C. 装饰品

  3. 诗中提到的“脱粟藜羹”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A. 奢华生活
    B. 简朴生活
    C. 富裕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这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注重山水的描绘,而苏辙则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苏辙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诗作。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