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贡甫》
时间: 2025-04-27 11:0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苏辙
贡甫少多才,交游一何众。
谈词坐倾倒,玉麈日挥弄。
逡巡不为虐,巧捷有微中。
群情忌超迈,微过出嘲讽。
南迁时已久,未见肯力贡。
舌在终自奇,髀满安足痛。
人生百年内,仅比一朝梦。
骎骎就消涸,斗水倾漏瓮。
江淮未可嫌,迟晚聊自送。
试观终日闲,何似两耳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贡甫年轻时才华横溢,交友甚广。
谈笑风生时,常引得众人倾倒,
他手中的玉麈轻舞飞扬。
他徘徊不为虐待他人,
巧妙灵活中透着几分深意。
众人对他的超凡才华心生忌惮,
偶尔的过失也会遭到讥讽。
南渡的岁月已久,未见有人愿意支持他。
口才在,终究会自成奇异,
而身体虚胖又有什么益处呢?
人生百年,不过一梦一朝,
骏马快跑也难免枯竭,
斗水也会慢慢倾漏。
江淮的水流并不可怨,
迟早也会有送别的时候。
试想整天无所事事,
何如两耳听闻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贡甫:指刘贡甫,诗中所称的朋友。
- 倾倒:形容因才华或言辞而使人赞叹。
- 玉麈:古代文人用的扇子,象征才华。
- 逡巡:犹豫不决。
- 髀满:形容身体肥胖。
- 骎骎:形容马快跑的样子。
- 斗水:斗是古代量器,水在斗里慢慢漏出。
典故解析:
- 南迁:指北宋时期文人因政治原因南渡,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 人生百年内,仅比一朝梦:人生短暂,如同一场梦,强调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兄长苏轼。苏辙的诗词兼具清新和深邃,文风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与友人聚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政治、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才华和友谊的珍视。诗中不仅体现了对刘贡甫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描绘贡甫的才华和交友广泛,设定了全诗的基调,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形象。
在中间部分,苏辙提到众人对贡甫的忌惮,暗示了当时社会对超凡才华的不容,而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最后几句则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珍惜当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苏辙作为士人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贡甫少多才,交游一何众。
赞美朋友贡甫年轻才华出众,朋友众多。 -
谈词坐倾倒,玉麈日挥弄。
贡甫谈吐风趣,使众人倾倒,形象地描绘出他的风采。 -
逡巡不为虐,巧捷有微中。
贡甫为人处事不苛刻,机智中透着深意。 -
群情忌超迈,微过出嘲讽。
对于他超凡的才华,众人心生忌妒,偶尔的过失也会遭到讥讽。 -
南迁时已久,未见肯力贡。
南渡已久,未见有人支持贡甫的才能。 -
舌在终自奇,髀满安足痛。
口才仍然出众,但身体的虚胖却无益于才华。 -
人生百年内,仅比一朝梦。
人生短暂,如同一朝梦,强调人生的无常。 -
骎骎就消涸,斗水倾漏瓮。
生命如同骏马,终究会枯竭,水也慢慢流失。 -
江淮未可嫌,迟晚聊自送。
对人生现状的接受,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安慰。 -
试观终日闲,何似两耳哄。
反思闲暇生活的无聊,不如耳中听闻喧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强调短暂与虚幻。
- 对仗:如“江淮未可嫌,迟晚聊自送”,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苏辙作为士人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麈:象征才华与风度。
- 骏马:象征生命与活力。
- 斗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贡甫的才华如何被描述?
- A. 贫乏
- B. 超凡
- C. 后天
- D. 平凡
-
诗中提到的“舌在终自奇”意指什么?
- A. 身体健康
- B. 口才出众
- C. 交友广泛
- D. 生活无趣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辙与苏轼的作品,发现两者在描绘友谊与人生感慨时的不同风格,苏辙更为细腻,苏轼则更具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