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员外(讳乘)》
时间: 2025-01-26 04:4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杨员外(讳乘) —— 叶杞 〔明代〕
太息南冠久陆沉,
百年风节见于今。
王嘉不就公孙诏,
朱泚宁移秀实心。
辽海有灵归夜月,
荒原无树着秋吟。
不知江汉新降鬼,
曾忆天朝雨露深。
白话文翻译:
长叹着南方的冠冕(指士人的地位)已经在陆地上沉沦已久,
百年的风骨和节操如今仍然能看到。
王嘉(王安石的好友)不愿意接受公孙的诏令,
朱泚(唐末的叛军首领)又怎能改变那秀实的心意?
辽海的灵魂,在夜月下归来,
荒原上没有树木,吟唱着秋天的哀伤。
不知道江汉(长江与汉水)新降的鬼魂,
曾几何时想起天朝的雨露深厚。
注释:
- 南冠:指士人所戴的帽子,象征地位与荣耀。
- 陆沉:比喻士人理想的破灭或人生的沉沦。
- 王嘉:王安石的好友,象征高洁之士。
- 公孙诏:古代的诏书,意指权力的压迫。
- 朱泚:唐朝末年叛乱的首领,象征背叛。
- 辽海:指辽东的海域,寓意远方。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代表南方地区。
- 鬼:此处多指死者,寓意对逝者的哀悼。
典故解析:
- 王嘉不就公孙诏:出自《东周列国志》,王嘉以直言不讳著称,不愿意迎合权贵,表现出士人的高洁风节。
- 朱泚宁移秀实心:朱泚是唐朝末年叛乱的代表,诗中用来比喻人心的坚贞不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杞,明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受李白、杜甫等前辈影响,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应作于对杨员外(讳乘)去世之际,表达对其风骨与节操的缅怀,反映出作者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挽杨员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念的挽诗,诗中以“南冠”作为开篇,象征着士人理想的破灭。透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叶杞不仅缅怀了杨员外的高洁风节,更是渗透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诗中“辽海有灵归夜月”一句,描绘了一种灵魂归宿的渴望,虽有悲凉,但更增添了诗歌的深邃感。后半部分提到的“江汉新降鬼”,则是对逝者的追思,暗含对过往美好岁月的追忆。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息南冠久陆沉:长叹士人理想已沉沦。
- 百年风节见于今:高洁的风骨至今仍在。
- 王嘉不就公孙诏:王嘉的坚定不屈。
- 朱泚宁移秀实心:朱泚的叛逆无法动摇心志。
- 辽海有灵归夜月:灵魂归于宁静的夜晚。
- 荒原无树着秋吟:孤独的荒原上吟唱伤感。
- 不知江汉新降鬼:不知江汉的新鬼魂。
- 曾忆天朝雨露深:曾记得天朝的雨露滋润。
修辞手法:
- 比喻:南冠比喻士人理想,辽海灵魂比喻对故人的追忆。
- 对仗:如“辽海有灵归夜月,荒原无树着秋吟”体现了形式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逝者的哀悼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士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冠:士人的象征,反映士人的理想。
- 夜月:宁静与思念的象征。
- 秋吟:孤独与哀伤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南冠”指代什么?
A. 士人的荣誉
B. 地位的象征
C.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朱泚”象征什么?
A. 高洁之士
B. 背叛与叛乱
C. 归宿与宁静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叶杞的《挽杨员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现出对逝去理想的追思,但前者更偏向于对个体的缅怀,后者则聚焦于历史的沉淀与壮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