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家乡》

时间: 2025-04-28 03:59:40

常忆家乡,水色山容摩诘画,排云殿影映天明。

金碧满村生。

田田荷叶浮如盖。

柳拂轻风飘似带。

年年屡向梦中寻。

寥落老来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酒泉子 家乡
作者: 吴未淳 〔近代〕

常忆家乡,水色山容摩诘画,
排云殿影映天明。金碧满村生。
田田荷叶浮如盖。柳拂轻风飘似带。
年年屡向梦中寻。寥落老来心。

白话文翻译:

常常怀念我的故乡,那里的水色和山的轮廓宛如摩诘的山水画,
云间的宫殿影子映照在明亮的天空中,村庄里金碧辉煌。
田间的荷叶如同遮盖的屋顶,柳树在轻风中摇曳,像飘动的丝带。
年年岁岁在梦中寻找,然而在我老去时心中却感到寥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常忆:常常怀念。
  • 摩诘画:指王摩诘(王维)的山水画,意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 排云殿:形容高耸入云的宫殿,象征着壮丽的景观。
  • 金碧满村:指村庄景色如金色和碧色交辉,形容富饶美丽。
  • 田田荷叶:形容荷叶繁多而均匀。
  • 柳拂轻风: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 寥落:形容孤独、寂寞。

典故解析:

  • 摩诘: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以山水画著称,诗中提到他,意在表达家乡如画的美景。
  • 云殿影:可能与古代宫殿建筑的壮丽有关,暗示了故乡的宏伟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未淳,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反映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美学视角。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吴未淳对故乡的怀念时期,可能是在他身处异地,或经历人生变迁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酒泉子 家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篇即以“常忆家乡”引入,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着,诗人用“水色山容摩诘画”描绘故乡的美丽,生动而形象,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幅山水画中。这里的“摩诘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一个比喻,更是对故乡山水美的高度赞美。

“排云殿影映天明,金碧满村生”则将故乡的壮丽与富饶进一步渲染,排云殿的影子投射在明亮的天空中,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画面,给人以视野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共鸣。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如“田田荷叶浮如盖,柳拂轻风飘似带”,展现了故乡的生机与美丽,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

最后的“年年屡向梦中寻,寥落老来心”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尽管年年梦中向往故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却愈加感到孤寂与无奈。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常忆家乡: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2. 水色山容摩诘画:将故乡的美景比作王维的山水画,强调其自然之美。
  3. 排云殿影映天明:描绘故乡壮丽的景象,突显天空的明亮与清澈。
  4. 金碧满村生:形容村庄繁荣富饶,色彩鲜亮。
  5. 田田荷叶浮如盖:荷叶众多,像屋顶一样覆盖,展现自然的丰盈。
  6. 柳拂轻风飘似带:柳树在风中轻轻摇动,形如飘带,富有动感。
  7. 年年屡向梦中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 寥落老来心:随着年岁的增长,心中愈加感到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的自然美与摩诘的画作相提并论。
  • 对仗:如“田田荷叶浮如盖,柳拂轻风飘似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的摇动被形容为“拂轻风”,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随时间流逝而带来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色:象征着故乡的清澈与生机。
  • 山容:代表着故乡的稳重与雄伟。
  • 荷叶: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清新。
  • :象征着柔美与温柔,传达了一种恬静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画家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田田荷叶浮如盖”中的“浮如盖”形容什么? A. 荷叶的颜色
    B. 荷叶的形状
    C. 荷叶的数量
    D. 荷叶的动感

  3.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忘记
    B. 怀念
    C. 厌恶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游子吟》孟郊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而吴未淳的《酒泉子 家乡》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温柔怀念,情感更加含蓄和深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技巧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