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延陵季子庙碑后》
时间: 2025-01-09 12:1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延陵季子庙碑后
避位曾传泰伯风,那言高义子臧同。
史书未改仍公子,人物无凭只上中。
地僻似村烟月白,庙闲如社野花红。
伤心窟室铍交后,断送亡王泣甬东。
白话文翻译:
曾经隐居的地方传颂着泰伯的风范,谁说高尚的志向和子臧是相同的呢?
史书上的记载未曾改变,仍旧称他为公子,然而人物的真实却无法凭借记载来判断。
这偏僻的地方像村庄一样,烟雾弥漫,月光皎洁,庙宇显得闲适,像社日的野花那样鲜艳。
令人伤心的是,这个幽深的室庙在铍交之后,竟然让亡王在甬东泪流满面。
注释:
- 避位:指隐居或退位。
- 泰伯:古代圣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隐退的精神著称。
- 子臧: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以高洁的品德著称。
- 史书:指历史的记载。
- 公子:指高贵身份的人。
- 窟室:指庙宇的房间。
- 铍交:古代的祭祀或交接仪式。
- 亡王:指已故的王者。
典故解析:
- 泰伯:泰伯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之一,以礼让著称,体现了高尚的品德。
- 子臧: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强调高洁的志向和品德。
- 甬东泣:指亡王在此地的悲伤,与历史的悲剧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名世,清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累著称,作品涉及历史、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诗词创作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之际,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延陵季子庙的环境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引发了对古代高洁品德的思考。起初,诗人提到泰伯,隐喻着高尚的品德与隐退的精神,随后引入子臧,强调志向的崇高。接着,诗人转向对历史记载的质疑,指出史书的记载虽未改变,但真实的人物却无从考证,暗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元。
在环境描写上,诗人用“地僻似村烟月白,庙闲如社野花红”描绘出庙宇所在的偏僻而宁静的氛围,形成一种与历史人物相映成趣的对比。最后,诗中提到的“伤心窟室铍交后”,则是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表现出亡王的悲伤与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情感的抒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避位曾传泰伯风:隐居之地传颂着泰伯的高尚风范。
- 那言高义子臧同:谁说高尚的志向与子臧是相同的呢?
- 史书未改仍公子:历史记载未曾改变,他仍被称为公子。
- 人物无凭只上中:然而人物的真实却无法凭借史书来判断。
- 地僻似村烟月白:这偏僻的地方像村庄一样,烟雾弥漫,月光皎洁。
- 庙闲如社野花红:庙宇显得闲适,像社日的野花那样鲜艳。
- 伤心窟室铍交后:令人伤心的是,这个幽深的室庙在铍交之后。
- 断送亡王泣甬东:竟然让亡王在甬东泪流满面。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古与今、名与实)、比喻(“地僻似村烟月白”)、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高尚品德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泰伯:象征高洁的品德。
- 庙宇:象征历史的承载与人们的追忆。
- 亡王的泪水:象征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泰伯”主要代表了什么?
- A. 高尚的品德
- B. 经济繁荣
- C. 武力强盛
- D. 文化低迷
-
诗中“地僻似村烟月白”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 A. 繁华的市集
- B. 偏远的乡村
- C. 壮丽的山川
- D. 纷乱的战场
-
诗中“伤心窟室铍交后”暗示了什么?
- A. 人生的欢乐
- B. 历史的悲剧
- C. 文化的传承
- D. 友情的深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by 苏轼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在《春望》中表现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感受,而钱名世则通过对古代名人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品德的反思,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关注与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